书架
孙若微朱瞻基_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章孤凤(2)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你是成心不让朕睡个安稳觉了?”

权妃掩面而笑。

听见外面值守的太监高声唱奏着:“龙体圣康,及早安寝!”这是宫里的规矩,为了龙体的康健着想,天子一夜只能幸一妃,所以自马皇后起就定了这样的规矩。

对此,天子都心如明镜。

只是面对六宫粉黛,娇媚可人的宫妃,难免会有不能自抑之时,这时,就需要由值守的太监高声提醒。

听了这唱念之声,权妃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而朱棣脸上悻悻的,十分恼怒,立即冲着外面大喊着:“都给朕滚远点!”

大明永乐九年三月十八,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远征鞑靼部。

大明王朝初建之时,元朝的一部分军事力量撤退到长城以北的大漠中,与明军继续对抗。后来由于内部发生政变,分裂而形成兀良哈、鞑靼、瓦剌三大主要部落。他们各据一方,利用游牧民族善骑射的特点,经常趁水草丰沛、马壮兵强的夏秋季节,以长途奔袭的方式越过草原大漠,绕过明军的要塞防卫区域,深入到长城以内抢夺财物、劫掠人口,对大明的统治不断造成威胁。朱棣即位后恩威并施,一方面对其首领加官进爵,互通贸易;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出兵远征。

这一次的战事就是源于永乐七年和永乐八年的两次征讨失败,更以最近一次的全军覆没为惨,主帅与四名大将战死阵前的惨败,让朱棣恼恨异常,于是一个原本就沉迷于战场搏杀、陶醉于金戈铁马的英雄,再一次披挂上阵。

这一次,他不仅带上了宠妃权氏,更将皇长孙朱瞻基带在身边,为的是让他多多历练,磨砺筋骨。

小小的若微也糊里糊涂地仓皇奉旨随行,就像冲出金笼的小鸟,兴奋异常,只是这一程的艰苦与险峻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大军一路疾行飞驰,并不多作休息,行军极为辛苦。

朱棣此次将皇长孙朱瞻基带在身边,一面要他熟悉军中事务,一面还要沿途深入民家,体察民情。

“这是为君者,不可不知的事情”,经过皇长孙生辰——朱棣仿佛下定决心,皇太子虽然不够理想,但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了瞻基的身上。记得当总管太监马云告诉他,皇太子在翊坤宫门口险些摔倒,汉王和朱瞻基的那番对话时,他就暗暗发狠,高炽是不够好,但是,那也容不得别人诋毁,所以培养瞻基,让他傲立于朝,是维护东宫最好的策略。

天子御驾亲征,自然有车辇相随。朱棣却带着朱瞻基弃辇而骑马,目的就是要让他知道这纵横千里的感觉是何等的壮哉。

在天子的龙辇中,坐着的正是权妃和若微。

龙辇比一般的马车要舒适太多了,高大的龙床、龙椅,上面铺着厚厚的羊毛垫子和锦褥,四周摆着绵软的靠枕,可以将身子嵌入其中,不至于随着车子的颠簸而摇来晃去,车厢内还铺着大红的地毯,厢体四周全用黄色绸缎为面的棉垫子包着,温暖如春,十分舒适。

可即使如此,权妃与若微还是不堪重负。

出发好几日了,虽然一直在圣上的龙辇中,但若微和权妃都没有见到皇上和朱瞻基。

连日的急速行军,权妃有些受不了,夜晚宿营的时候,她揉着酸痛的身体,带着若微来到了朱棣的大帐外。

宿营地内,四处燃烧着篝火,众多兵士高举着火把,腰挎明晃晃的宝刀,守护在营地内外和四周,戒备非常森严,全营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十几个帐子中,簇拥着一座金色大帐,就像皇宫中的乾清宫,在空寂的原野里显得那样肃穆巍峨,这便是天子的营帐。

通往大帐的一路之上是皇家卫队守卫。

权妃裹在雪狐锦缎棉大氅之内,头戴雪帽,几乎挡住了整张脸,可即使如此,这样的装扮与婀娜的体态,在整个北行大军的队伍中,绝不作第二个人想。所以一路之上,并没有人上前阻拦,只在距大帐十米之外才被拦了,这里齐刷刷站立的都是皇帝的贴身卫队,并不管你是朝庭大员,还是椒房贵戚,都一概拦下。

“这是随圣上北行的权妃娘娘,要见陛下!”若微乖巧地抢在头里解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