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汉家礼仪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
其实礼部官员的这个问题,也是变相的询问朱慈烺,以后大明定都在哪?
从这道奏本看出,朝中的官员是偏向定都南京的,若是大臣们想继续以北京为国都,礼部官员就不会上书询问请示修陵的位置了,直接挑个好地方上报就可以了。
因为已经决定定都南京,朱慈烺自然选择把陵寝地址选在神烈山,他现在最愁的是崇祯太上皇的陵寝。
太上皇的陵寝已经修好了,在崇祯十五年七月时,永王朱慈炤的生母田贵妃去世,已经住进去了。
现在太上皇正当盛年,往后基本也定居江南,他百年之后住哪?这是个问题,总不能升天后还得运到北京吧......
要是在南京再修一座,那就是两座了........历朝历代还没有皇帝修了两座陵寝呢!
祭拜完了明成祖,朱慈烺又前往昌平、良乡、新城、通州等地巡视,实地了解民情恢复情况。
这几个地方都在北京城周围,是朱慈烺和勇卫营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一一巡视,祭拜那些战死的忠烈和将士。
御驾刚从昌平南下,经良乡,还未至新城,立时有一大群官员和百姓前来迎驾,有的官员竟从三百里外的保定府,快马加鞭的赶来。
新城十里外,立于道路两侧迎驾的官员和百姓,有跪也有不跪的,并不是影视中的那种,百姓皆是诚惶诚恐的跪下迎驾,不敢抬头。
中国汉唐宋明历朝历代,百姓见了皇帝和官员都无需下跪,全凭百姓们自己的自愿,正常不跪,跪迎的都是铁粉,打心底感激和崇拜这位皇帝,当然也包括一些喜欢拍马屁的官员。
宋朝时所作的《迎銮图》,平民百姓置身于迎接太后銮驾南归的场景中,基本都是站立旁观。
宋朝时的《舆驾观汴涨图》,宋真宗亲自巡察汴河,图中河工们各忙各的,没有一个人因为皇帝驾到,跪伏迎接的。
至少表明,当一位宋朝的画师在表现皇帝亲临民间的情景时,他会认为,画面上并不需要出现一个臣民跪迎圣驾的特写。
万历皇帝到天坛祭天,老百姓也不跪拜,有焚香祝福的,大都是驻足观望。
汉家王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
其实礼部官员的这个问题,也是变相的询问朱慈烺,以后大明定都在哪?
从这道奏本看出,朝中的官员是偏向定都南京的,若是大臣们想继续以北京为国都,礼部官员就不会上书询问请示修陵的位置了,直接挑个好地方上报就可以了。
因为已经决定定都南京,朱慈烺自然选择把陵寝地址选在神烈山,他现在最愁的是崇祯太上皇的陵寝。
太上皇的陵寝已经修好了,在崇祯十五年七月时,永王朱慈炤的生母田贵妃去世,已经住进去了。
现在太上皇正当盛年,往后基本也定居江南,他百年之后住哪?这是个问题,总不能升天后还得运到北京吧......
要是在南京再修一座,那就是两座了........历朝历代还没有皇帝修了两座陵寝呢!
祭拜完了明成祖,朱慈烺又前往昌平、良乡、新城、通州等地巡视,实地了解民情恢复情况。
这几个地方都在北京城周围,是朱慈烺和勇卫营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他一一巡视,祭拜那些战死的忠烈和将士。
御驾刚从昌平南下,经良乡,还未至新城,立时有一大群官员和百姓前来迎驾,有的官员竟从三百里外的保定府,快马加鞭的赶来。
新城十里外,立于道路两侧迎驾的官员和百姓,有跪也有不跪的,并不是影视中的那种,百姓皆是诚惶诚恐的跪下迎驾,不敢抬头。
中国汉唐宋明历朝历代,百姓见了皇帝和官员都无需下跪,全凭百姓们自己的自愿,正常不跪,跪迎的都是铁粉,打心底感激和崇拜这位皇帝,当然也包括一些喜欢拍马屁的官员。
宋朝时所作的《迎銮图》,平民百姓置身于迎接太后銮驾南归的场景中,基本都是站立旁观。
宋朝时的《舆驾观汴涨图》,宋真宗亲自巡察汴河,图中河工们各忙各的,没有一个人因为皇帝驾到,跪伏迎接的。
至少表明,当一位宋朝的画师在表现皇帝亲临民间的情景时,他会认为,画面上并不需要出现一个臣民跪迎圣驾的特写。
万历皇帝到天坛祭天,老百姓也不跪拜,有焚香祝福的,大都是驻足观望。
汉家王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