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元始三气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眼。
这些玄黄之气,附着于鼎炉之上,并透过鼎炉四周的缝隙,一丝丝的钻入到鼎炉之内。紧接着,鼎炉中传来一阵“噼啪、噼啪”地轻微震动声,连鼎盖都受到了影响,四周的龙头大口一张,喷出一股股白雾。
冥灵界、玄黄之气……
“这一切,不仅仅是巧合,而是与这里的环境有关。冥灵界的形成,一直都有种种说法,虽然由无数浮灵的怨恨凝结而出的说法,占据了上风,可是却并不一定正确。难道说,冥灵界与玄黄之气,有着某些关系么?”
张毅心中一动,隐约间似乎把握到了什么,可再想时,脑海中却又出现了一片空白,又仿佛什么都没悟道。
在这种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他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样,身体摇摇晃晃,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过了许久,许久。
他的脑海中,突然又出现了一幅幅奇怪的画面。
这些画面中,有着无数千奇百怪的人,这些人有的手中拿着一块鹅卵石,迎着阳光观察着什么;有的全身一丝不挂,躺在河中模仿着游鱼的姿势;有的将一株灵草塞入口中,尝试药效……
“先觉之民”们一开始,并没有任何修炼方法,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观察天地万物,从中感悟到天道。
这种过程十分漫长,被现在的人们称为“启蒙时代”,整个时代跨度数百万年之久,随后才渐渐由这些先人,总结出一套又一套的修炼之法,传于后世,经过不断完善,渐渐有了修仙的雏形。
“观察天地万物,以问天道。那么,他们从天地万物中,究竟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秦靖。
这一刻,他豁然开朗。
他们所观察到的,并不是鹅卵石、游鱼或者灵草本身,而是它们上面最纯粹的,也是最不为人知的元始三气的运行轨迹。因为它们的运行轨迹,所代表的就是天道,唯有观察它们,才能最近距离的感受到天道的变化。
可如果只观察仙界的东西的话,似乎只能得到其中的一种,并不能将它们三气搜集完整。
“混沌之气存在于仙界,玄黄之气存在于冥灵界,那么鸿蒙之气呢,又存在于什么地方?”
张毅皱起了眉头。
从“先觉之民悟道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他们只是在一个地方悟道,经过长年累月的煎熬,就能悟出大道。
那么也就是说,至少在“启蒙时代”,在一处仙界,就可以观察到元始三气共同的运动轨迹。
可是后来,不知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眼。
这些玄黄之气,附着于鼎炉之上,并透过鼎炉四周的缝隙,一丝丝的钻入到鼎炉之内。紧接着,鼎炉中传来一阵“噼啪、噼啪”地轻微震动声,连鼎盖都受到了影响,四周的龙头大口一张,喷出一股股白雾。
冥灵界、玄黄之气……
“这一切,不仅仅是巧合,而是与这里的环境有关。冥灵界的形成,一直都有种种说法,虽然由无数浮灵的怨恨凝结而出的说法,占据了上风,可是却并不一定正确。难道说,冥灵界与玄黄之气,有着某些关系么?”
张毅心中一动,隐约间似乎把握到了什么,可再想时,脑海中却又出现了一片空白,又仿佛什么都没悟道。
在这种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他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样,身体摇摇晃晃,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过了许久,许久。
他的脑海中,突然又出现了一幅幅奇怪的画面。
这些画面中,有着无数千奇百怪的人,这些人有的手中拿着一块鹅卵石,迎着阳光观察着什么;有的全身一丝不挂,躺在河中模仿着游鱼的姿势;有的将一株灵草塞入口中,尝试药效……
“先觉之民”们一开始,并没有任何修炼方法,只能用最笨的办法,观察天地万物,从中感悟到天道。
这种过程十分漫长,被现在的人们称为“启蒙时代”,整个时代跨度数百万年之久,随后才渐渐由这些先人,总结出一套又一套的修炼之法,传于后世,经过不断完善,渐渐有了修仙的雏形。
“观察天地万物,以问天道。那么,他们从天地万物中,究竟看到了什么?”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秦靖。
这一刻,他豁然开朗。
他们所观察到的,并不是鹅卵石、游鱼或者灵草本身,而是它们上面最纯粹的,也是最不为人知的元始三气的运行轨迹。因为它们的运行轨迹,所代表的就是天道,唯有观察它们,才能最近距离的感受到天道的变化。
可如果只观察仙界的东西的话,似乎只能得到其中的一种,并不能将它们三气搜集完整。
“混沌之气存在于仙界,玄黄之气存在于冥灵界,那么鸿蒙之气呢,又存在于什么地方?”
张毅皱起了眉头。
从“先觉之民悟道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他们只是在一个地方悟道,经过长年累月的煎熬,就能悟出大道。
那么也就是说,至少在“启蒙时代”,在一处仙界,就可以观察到元始三气共同的运动轨迹。
可是后来,不知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