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虽然解释了非自然界原始存在的龙怎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但史前文化遗址中龙形象的发现,使它不攻自破。 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龙图腾是由其他动物图腾演变而来的。早期比较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是“蛇演变说”,当蛇演变为龙后,我们自然也变成了“龙的传人”。 但在实际上,龙的传人这一说法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才流行起来。 龙龙的种类 编辑 青龙:为“四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天之四灵”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方青龙”。 青龙 应龙:又名飞龙,亦作黄龙。背生双翼的龙,关于应龙的文献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6] 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斩杀蚩尤、夸父。 虺(huǐ):《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 虬(qiú):虬龙是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一说是无角的幼龙。《说文解字》:龙无角者。各本作龙子有角者。今依韵会所据正。然韵会尚误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龙无角者。 螭(chī):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类龙生物。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 应龙 蛟(jiāo):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火龙:《清史稿》载:“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云龙:云雾缠绕的龙。 望龙:头部呈侧面的龙。 行龙:传说鲤化蛟,蛟化龙,而当龙达到一定境界时,会化为行龙。 鱼化龙: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民间流传的鲤鱼跳龙门,讲述的就是龙鱼互变的关系。 鱼化龙 蜃龙: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这些幻影大多数是亭台楼阁,是谁都没见到过的豪华,从窗口里可以看到穿戴华丽的人们在活动。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 除此之外,在一些典籍里还记载了龙的“衍生物”,如《五杂俎》: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 龙历史起源 编辑 古生物学家曾长期认为,长角的龙是上古先民虚构的形象,只存于神话传说之中。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中华第一龙”,此次出土的蚌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龙图案,距今约6600多年。但 1996 年出土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的“新中国龙”化石,龙首上有对称的一对“龙角”,与神话中的龙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关注。 该化石收藏于贵州省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保存得非常完整,总长七点六米,龙角从头部的最宽处左右两边长出,双角对称,长约二十七厘米,略显弧形,这对“龙角”在龙头上翘出,酷似传说中龙的形象。贵州关岭新铺的“新中国龙”化石的“龙角”,为中国首次发现,为古代传说中长角的神龙提供了实物佐证,为龙的形象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重大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新铺“新中国龙” 由此可见,或许“龙”形体上有真实或大体真实的上古原型,只是功能被神话了。 龙作为一种图腾和一般的图腾不同,不是单一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的集合,这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思想。远古神话最早的神不是人,而是动物-图腾。原始人分不清人与动物的界限,认为某种动物是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这就是图腾。图腾作为氏族、部落的祖先和标志,一般是单一的某种动物,氏族部落发生兼并战争,胜利者在俘虏对方之后,往往同时消灭其图腾,新产生的部族拥有的还是单一的图腾。 中国古人最早体悟到人性,舍弃弱肉强食的观念,在龙图腾的形成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了这种人性。这就是:为了团结、亲近那些被吞并了的氏族、部落的人,在消灭了这个氏族、部落之后,并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精神崇拜和文化寄托的图腾,而是将失败者的图腾中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图腾身上。所以龙的形象就是一种和合团结的象征,表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祖先的一种极其宝贵的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源头。 龙的形象包含着多种动物元素,不少人仅依据某一特征论述其起源,所以产生了多种关于龙的原型的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龙的原型为蛇说。著名学者闻一多在 20 世纪 40 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型,据其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在消灭了牛图腾、鹿图腾的氏族之后,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头上,后来又加上了猪的头或马的头,加上了虎或鳄鱼的腿、鹰的爪子、鱼的鳞、花的尾巴,经过长期的发展,众多图腾的集合就形成了中华龙图腾的形象。闻一多之后,不少学者也都认为龙的原型是蛇。 还有认为龙的原型是鳄鱼的说法,最早提出龙的原型为鳄鱼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他在 1934 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说“龙即鳄鱼”,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龙是鳄鱼。此外,还有人认为龙的主干的基本形态是蛇、蜥蜴和马,有的则认为龙是从闪电或彩虹演化而来的等。 苏州大学徐山考释了甲骨文“龙”字,认为:龙,其甲骨文字形和“电、雷”两字比较,龙字可视为“电、雷”的变形。龙字保留了闪电的弯曲状,又将表示雷声的符号“口”状移至弯曲处的终端,表示龙的口部。龙字中的口开口朝下,表示雨从龙口中倾泻而下。龙观念的产生,是原始先民对产生雷电的原因的一种生物化解释。在“龙”字的异体中,字形是在龙的形体上方加上“辛”。辛,甲骨文字形为斧劈树木状。从这个意义中又引申出刑具。在“龙”字中,“辛”位于龙形的上方,从辛的语义和造字的上下结构中可以看出,这个“龙”字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龙(雷神)的恐惧而又企图征服、控制它的心理状态。《集韵》在“龙”字下收录了“竜”这个异体字。该字的上方和“龙”字左上方一样,即甲骨文“辛”的隶定形式。“竜”的形义正是对雷电的征服状。此字形有力地证实了龙的原型是雷电。从龙字的发音上看,“lóng”正是记录了雷的隆隆之声。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太昊)部落的图腾。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商周时期,龙纹正式作为天子纹章与权力象征。这时候的商周天子悬挂九旒龙旗,并且穿着龙衮祭祀先王。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进一步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威信,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战国时期便形成了五色龙崇拜,及龙神信仰。在春秋时期,有五行神,分别与五行之神相匹配的是龙、虎、凤、龟和麒麟,龙只是其中之一,与木神勾芒相搭配,而五龙观念尚未形成。到战国时期,五龙观念开始形成。
最后是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色龙及四海神,龙神信仰,在宋以前多称龙神,直至宋徽宗封五龙为王,龙**仰才开始流行,可以说,四海龙王,五帝龙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龙神来的,由中国本土龙神演变的道教龙王,是后来神魔小说中四海龙王的直系宗主,四海龙王及五帝龙王都是中国本土血统的五龙神演变来的。
第(3/3)页
虽然解释了非自然界原始存在的龙怎样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祖先,但史前文化遗址中龙形象的发现,使它不攻自破。 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龙图腾是由其他动物图腾演变而来的。早期比较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是“蛇演变说”,当蛇演变为龙后,我们自然也变成了“龙的传人”。 但在实际上,龙的传人这一说法直到五四运动之后才流行起来。 龙龙的种类 编辑 青龙:为“四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天之四灵”之一,又称为苍龙,代表东方,青色,因此称为“东方青龙”。 青龙 应龙:又名飞龙,亦作黄龙。背生双翼的龙,关于应龙的文献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中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6] 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斩杀蚩尤、夸父。 虺(huǐ):《述异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 虬(qiú):虬龙是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一说是无角的幼龙。《说文解字》:龙无角者。各本作龙子有角者。今依韵会所据正。然韵会尚误多子字。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龙无角者。 螭(chī):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类龙生物。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 应龙 蛟(jiāo):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火龙:《清史稿》载:“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云龙:云雾缠绕的龙。 望龙:头部呈侧面的龙。 行龙:传说鲤化蛟,蛟化龙,而当龙达到一定境界时,会化为行龙。 鱼化龙: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民间流传的鲤鱼跳龙门,讲述的就是龙鱼互变的关系。 鱼化龙 蜃龙: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这些幻影大多数是亭台楼阁,是谁都没见到过的豪华,从窗口里可以看到穿戴华丽的人们在活动。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 除此之外,在一些典籍里还记载了龙的“衍生物”,如《五杂俎》:龙性最淫,故与牛交,则生麟;与豕交,则生象;与马交,则生龙马…… 龙历史起源 编辑 古生物学家曾长期认为,长角的龙是上古先民虚构的形象,只存于神话传说之中。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中华第一龙”,此次出土的蚌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龙图案,距今约6600多年。但 1996 年出土于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的“新中国龙”化石,龙首上有对称的一对“龙角”,与神话中的龙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学家的关注。 该化石收藏于贵州省安顺市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保存得非常完整,总长七点六米,龙角从头部的最宽处左右两边长出,双角对称,长约二十七厘米,略显弧形,这对“龙角”在龙头上翘出,酷似传说中龙的形象。贵州关岭新铺的“新中国龙”化石的“龙角”,为中国首次发现,为古代传说中长角的神龙提供了实物佐证,为龙的形象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重大的科学和历史价值。 新铺“新中国龙” 由此可见,或许“龙”形体上有真实或大体真实的上古原型,只是功能被神话了。 龙作为一种图腾和一般的图腾不同,不是单一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的集合,这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思想。远古神话最早的神不是人,而是动物-图腾。原始人分不清人与动物的界限,认为某种动物是自己的祖先和保护神,这就是图腾。图腾作为氏族、部落的祖先和标志,一般是单一的某种动物,氏族部落发生兼并战争,胜利者在俘虏对方之后,往往同时消灭其图腾,新产生的部族拥有的还是单一的图腾。 中国古人最早体悟到人性,舍弃弱肉强食的观念,在龙图腾的形成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了这种人性。这就是:为了团结、亲近那些被吞并了的氏族、部落的人,在消灭了这个氏族、部落之后,并没有完全消灭他们精神崇拜和文化寄托的图腾,而是将失败者的图腾中的一部分加在了自己图腾身上。所以龙的形象就是一种和合团结的象征,表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祖先的一种极其宝贵的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源头。 龙的形象包含着多种动物元素,不少人仅依据某一特征论述其起源,所以产生了多种关于龙的原型的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龙的原型为蛇说。著名学者闻一多在 20 世纪 40 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型,据其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在消灭了牛图腾、鹿图腾的氏族之后,就把牛角或鹿角加在了蛇的头上,后来又加上了猪的头或马的头,加上了虎或鳄鱼的腿、鹰的爪子、鱼的鳞、花的尾巴,经过长期的发展,众多图腾的集合就形成了中华龙图腾的形象。闻一多之后,不少学者也都认为龙的原型是蛇。 还有认为龙的原型是鳄鱼的说法,最早提出龙的原型为鳄鱼的是中国古史专家卫聚贤。他在 1934 年出版的著作中便说“龙即鳄鱼”,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龙是鳄鱼。此外,还有人认为龙的主干的基本形态是蛇、蜥蜴和马,有的则认为龙是从闪电或彩虹演化而来的等。 苏州大学徐山考释了甲骨文“龙”字,认为:龙,其甲骨文字形和“电、雷”两字比较,龙字可视为“电、雷”的变形。龙字保留了闪电的弯曲状,又将表示雷声的符号“口”状移至弯曲处的终端,表示龙的口部。龙字中的口开口朝下,表示雨从龙口中倾泻而下。龙观念的产生,是原始先民对产生雷电的原因的一种生物化解释。在“龙”字的异体中,字形是在龙的形体上方加上“辛”。辛,甲骨文字形为斧劈树木状。从这个意义中又引申出刑具。在“龙”字中,“辛”位于龙形的上方,从辛的语义和造字的上下结构中可以看出,这个“龙”字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龙(雷神)的恐惧而又企图征服、控制它的心理状态。《集韵》在“龙”字下收录了“竜”这个异体字。该字的上方和“龙”字左上方一样,即甲骨文“辛”的隶定形式。“竜”的形义正是对雷电的征服状。此字形有力地证实了龙的原型是雷电。从龙字的发音上看,“lóng”正是记录了雷的隆隆之声。在中国,龙经历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图腾崇拜阶段、神灵崇拜阶段、龙神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的阶段、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
在图腾崇拜阶段,中国远古的某些部落把龙视为图腾,作为自己部落的祖先和标志。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有关传说,龙(原形为蛇)原为伏羲氏族的图腾,后来成为太暤(太昊)部落的图腾。太暤部落是龙图腾崇拜最为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神灵崇拜阶段,农牧业逐渐形成,宗教信仰也得到发展,从较为单一的图腾崇拜过渡到多神崇拜。龙图腾崇拜也发展为龙神崇拜。人们把龙神化,奉龙为水神、虹神。
龙被神化后,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商周时期,龙纹正式作为天子纹章与权力象征。这时候的商周天子悬挂九旒龙旗,并且穿着龙衮祭祀先王。秦汉时期,中国大统一,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神,以整合各地、各民族的信仰,龙崇拜进一步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帝王把自己说成是龙神的化身或龙神之子,或把自己说成是受龙神保护的人,借助龙树立威信,获得人们普遍的信任和支持。这样,龙获得了更为显赫的地位,对中国龙文化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战国时期便形成了五色龙崇拜,及龙神信仰。在春秋时期,有五行神,分别与五行之神相匹配的是龙、虎、凤、龟和麒麟,龙只是其中之一,与木神勾芒相搭配,而五龙观念尚未形成。到战国时期,五龙观念开始形成。
最后是佛教娜迦龙崇拜与中国龙崇拜相结合的阶段。隋唐时代,佛教在中国迅速传播,佛教中的龙王崇拜也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来只有龙神崇拜,没有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随着佛教的传播,龙王、龙宫、龙女等也得到迅速流传。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五色龙及四海神,龙神信仰,在宋以前多称龙神,直至宋徽宗封五龙为王,龙**仰才开始流行,可以说,四海龙王,五帝龙王是由朝廷封的本土龙神来的,由中国本土龙神演变的道教龙王,是后来神魔小说中四海龙王的直系宗主,四海龙王及五帝龙王都是中国本土血统的五龙神演变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