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两位老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行的禀赋,二来在他看来修行悟道是傻子和疯子才会做的事。
他自认是傻子,但不是疯子。
他站起身,望了一眼篱笆外的富贵街,其实没什么看头。整条街道是上京最为贫困的地方,住着的皆是佣户织户匠户各种江湖底层的人,普天之大,却没有属于他们的田地,好在还有一处安身之所。当然这不是他能解决的,这个世间贫苦的人太多,他不可能去救世,他只想本分的做好自己,不奴役他人就行。
此时,整片街道上除了老桑树下的一粒灯火,便再也没有其他的灯火,出于江湖底层要忙于生计的缘故,富贵街上的居民没有精力和资格去享受上京的夜生活。
这也正是他愿意久居于此地的缘故,自他修行伊始,他便认为修行就该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心意自得便就是修行,至于能否悟道入道,只能由天由命。
所有的修行之人都相信天命、他也如此。
而至于逍遥是何意,在他看来,一百个修行之人可以有一百种定义。
而他的定义就是于此,心意自得。
他重新坐下,重新握住笔,可是他还没想好怎么写这篇教案,才能在明天让走进这座院子里的孩童都能听懂。
好些年来,他授课都是不需要教案的,但是明天的课程不同,为了让所有的孩童都能听懂并接受,还是写一篇教案为好。
常人仰慕修行之人,因为修行之人有常人不可能拥有的能力,比如飞天遁地,比如拈花成剑,比如撒豆成兵。
整条富贵街的人都知道西子是修行之人,除了他数不尽的年纪,他曾经心软,抵不住一个孩童在他面前哭诉,偷偷将孩童将死的父亲救活。
所以,整条街道上的人都说他是神仙,是堪比无相山上两位神使的人物。
他告诉这条街道上的居民,这样的话不能再说,不然要是被无相山的神仪殿或者朝廷的教化司听到,会被拉去杀头。
修行之人的身份其实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少麻烦,只是近些年来,那些不经事的孩童总是会吵着说,“老师爷爷,教我们修行吧。”
他会无奈的说,“你们并没有修行的禀赋。”
孩童会说,“那就给我们讲解什么是修行。”
他会说,“我给你们授课是修行,你们来听我讲课亦是修行。”
孩子们会说,“这才不是修行。”
他会问,“那你们认为什么才是修行?”
孩子们会说,“修行是能起死回生、移山填海的大本事。”
他经常会被孩童吵得焦头烂额,但他的乐趣也在于此。
今日白日,他抵不住孩童的吵闹,答应那些孩童,明日讲讲关于修行的事。
这便是他不知道如何写这篇教案的原因。
他的境界之高,五州少有,修行对他而言不是难事,而要让一群鸿蒙初开的小孩能理解何为修行才是难事,所以他反复多次,提笔多次,桌下已经有好几团他揉碎的纸。
他微微吐了口气,提笔写道,“人从何处来?”
第(3/3)页
行的禀赋,二来在他看来修行悟道是傻子和疯子才会做的事。
他自认是傻子,但不是疯子。
他站起身,望了一眼篱笆外的富贵街,其实没什么看头。整条街道是上京最为贫困的地方,住着的皆是佣户织户匠户各种江湖底层的人,普天之大,却没有属于他们的田地,好在还有一处安身之所。当然这不是他能解决的,这个世间贫苦的人太多,他不可能去救世,他只想本分的做好自己,不奴役他人就行。
此时,整片街道上除了老桑树下的一粒灯火,便再也没有其他的灯火,出于江湖底层要忙于生计的缘故,富贵街上的居民没有精力和资格去享受上京的夜生活。
这也正是他愿意久居于此地的缘故,自他修行伊始,他便认为修行就该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心意自得便就是修行,至于能否悟道入道,只能由天由命。
所有的修行之人都相信天命、他也如此。
而至于逍遥是何意,在他看来,一百个修行之人可以有一百种定义。
而他的定义就是于此,心意自得。
他重新坐下,重新握住笔,可是他还没想好怎么写这篇教案,才能在明天让走进这座院子里的孩童都能听懂。
好些年来,他授课都是不需要教案的,但是明天的课程不同,为了让所有的孩童都能听懂并接受,还是写一篇教案为好。
常人仰慕修行之人,因为修行之人有常人不可能拥有的能力,比如飞天遁地,比如拈花成剑,比如撒豆成兵。
整条富贵街的人都知道西子是修行之人,除了他数不尽的年纪,他曾经心软,抵不住一个孩童在他面前哭诉,偷偷将孩童将死的父亲救活。
所以,整条街道上的人都说他是神仙,是堪比无相山上两位神使的人物。
他告诉这条街道上的居民,这样的话不能再说,不然要是被无相山的神仪殿或者朝廷的教化司听到,会被拉去杀头。
修行之人的身份其实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少麻烦,只是近些年来,那些不经事的孩童总是会吵着说,“老师爷爷,教我们修行吧。”
他会无奈的说,“你们并没有修行的禀赋。”
孩童会说,“那就给我们讲解什么是修行。”
他会说,“我给你们授课是修行,你们来听我讲课亦是修行。”
孩子们会说,“这才不是修行。”
他会问,“那你们认为什么才是修行?”
孩子们会说,“修行是能起死回生、移山填海的大本事。”
他经常会被孩童吵得焦头烂额,但他的乐趣也在于此。
今日白日,他抵不住孩童的吵闹,答应那些孩童,明日讲讲关于修行的事。
这便是他不知道如何写这篇教案的原因。
他的境界之高,五州少有,修行对他而言不是难事,而要让一群鸿蒙初开的小孩能理解何为修行才是难事,所以他反复多次,提笔多次,桌下已经有好几团他揉碎的纸。
他微微吐了口气,提笔写道,“人从何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