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二章 落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的名字是头一个,对应的正是宰相一职。

  然后下面的是杨丰,对应的职位是兵马大元帅,不过备注了下,只是个虚职。

  在杨丰之下则是常威,他的官职是镇国大将军。

  接着朱沱等州牧,郡守被提任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鸿胪寺卿等职位。

  糜温升任御史台,徐克掌管监察院等。

  “这些都是各部主官,剩下的官员你们自己挑选,送给本王审查即可。”赵煦道。

  刘福点点头。

  官职体系十分庞杂,需要仔细完善,还在许多事需要他这个宰相去忙。

  “除此之外,本王准备借着官职变更之际,对官场进行一番改制,今后在各州各郡各县实现三权分立。”赵煦沉吟了下说道。

  刘福对这个名词不陌生。

  在政务学堂,燕王多次讲过三权分立。

  其实,这就是把以前县令的权利分成三份,由三个主官共同执掌一方。

  如此就能避免县令一人大权独揽,在任职的县内为所欲为。

  同时,对这三位主官也会三年轮换一次,调往其他县,免得三位主官混熟了,沆瀣一气。

  这三位主官便是县令,通判以及监察史。

  他们分别执掌政务,盗贼缉捕,以及审案。

  同时监察院内还会设置特殊机构,负责审查本地官员,与县令相互掣肘,减少官员的腐化堕落。

  当时,燕王讲到这些的时候,他便意识到封土政务体系会向这方面转变,没想到这一天现在终于来了。

  “殿下真是大手笔,此番官场改制之后,燕州上下将焕然一新。”刘福道。

  这种对大颂官职体系的改良在他看来,将会让政务的施行更有效率,也更专业。

  县令能将全部精力用于政策的施行,而不必被各类案子搞的焦头烂额。

  监察院官员只有精通大颂律法的人方能充任。

  通判直接由武侯司管辖,主官必须精通侦查和缉捕。

  三者各司其职,便可造福一方。

  两人正说着,这时凤儿通报杨贺过来了。

  赵煦隐隐猜到什么,于是让杨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