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从今天开始做藩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四十章 百密一疏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过来割稻子。

  “本王注意到了。”金陵之战的时候,田里不过是青青的稻苗,不引人注意。

  但现在,稻苗茁壮了,上面挂满了稻穗,叶子也泛黄了。

  金陵,苏城以及松城之间的区域,也就是当代太湖区域产粮极高。

  眼睁睁看着稻子烂在地里,谁也受不了。

  而且,如果这次四院的计划能成功,百姓们顺利归来也是要吃饭的。

  收获了江南的粮食,不但百姓吃饭的问题解决了,还会有盈余。

  相反,就要江北向江南输送粮食了。

  不得不说,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沉思了一会儿,他道:“这样,这段时间你向留下的百姓打探一下,哪些田亩是百姓们的,哪些田是豪族和势族的,百姓的田暂时不动,势族和豪族的田到时候让王府亲军士兵收稻子。”

  “王府亲军这点人怎么够呀,除了宁州,还有沿海的其他州都需要收稻子。”常威摇了摇头,依旧愁眉不展。

  “还有其他法子。”赵煦道:“本王再令报社在江北的报纸上刊登一则消息,招募百姓来江南收稻子,给予他们收获的稻米作为报酬,家中人口多的,到时候自然乐意,即便人口不多的,抽一人出来,农忙也就至多拖几日,不会影响收成。”

  常威闻言,缓缓点头,“这倒是个法子,多多少少能从江北调些百姓过来。”

  赵煦笑了笑,“其实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让西迁的百姓回来,各自收自家的粮食。”

  他之所以让常威留着百姓家的田不收,是因为他想到一个绝佳的主意。

  自古以来,百姓都视自家田亩为性命。

  看不得自家田里的作物到了收获季节却无法收割。

  在当代,即便农家子弟在外工作,到了农忙时节也得回家。

  即便赔钱也得把地里的粮食收了,这是千百年来养成的习惯。

  所以,若是让徐克的人把稻子熟了的消息在百姓中传开,必然会惹动百姓的思乡之心。

  冒着与势族军队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