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传信大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 老朱,你真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的基础教材,以大明人士的知识面来看,学校用的那些教材肯定不行,看来还得自己去网上找资料,自己来编啊。

不过,这些知识和技术可真就是划时代的了,千万得叮嘱老朱,这些知识以及《赤脚医生手册》绝对不能外传!

特别是番邦来朝贡时,大明一个高兴就给打赏出去了,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再干了。

尤其是这些番邦中,还有一个叫高丽的……

要是过个几百年,某个棒子教授跳出来,说细菌是他们发现的,那可真就是rì了狗了。

想来此时老朱还未给高丽赐国号,现在提醒还来得及。

历史上,从中华外流的技术还少么?

不说别的,光从明朝外流的知识技术,数学、医学、天文地理、冶铁、制糖、印刷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而那些占了便宜的国家,有哪一个会真心感谢中华么?

一个都没有!

中华不要再做被人薅羊毛的老好人了。

想到随着大明生产技术的发展,自己也会将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送过去,那么如何禁止技术外流,是个必须要考虑的大问题。

要不要给大明整上一部,限制/禁止敏感产品/技术出口法案?

越琢磨越觉得,这些想法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既视感呢?

李晗摸了摸脑袋,一拍大腿,好家伙,这不就是大明版的小院高墙么。

不过说小院高墙未免也有些小家子气了,显得没格局,这些技术和知识都是跨越时代的,应该建金城汤池才对。

在十四世纪,全世界能够实现技术飞跃式发展的国家,有大明一个就够了。

太平洋很大,但也只容得下一个大明不是么?

当看到朱元璋对现代战争的理解时,李晗的笑容止住了,老朱能够理解到,现代的武器装备,是经过工业革命后,才发展起来的。

能认识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过,他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显然还出了一点点偏差,得纠正过来。

不过朱元璋提到了人口问题,倒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工业发展后,必然会吸收大量劳动力,导致农耕人口减少。

以老朱的逻辑而言,种地的人少了,粮食就少了,粮食少了,大家就得饿肚子,饿肚子就会造反。

很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