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南辕北辙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郭东娘见已是到这个地步了,郭安南还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实在满肚子火,可对着长兄,又当着沈念禾的面,却不好发出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道:“大哥,你莫瞒着我,你手头差事究竟办得如何?昨日小公厅里头都已经传开,说建平县中一应征召之事,几乎没有半点进展,家中有几个先生都觉得不好,还找向北来问情况——你这一处不说,再拖不过两天,爹迟早要知道!”
郭安南自觉乃是为了家族好,此时听得妹妹好似自以为有理,却在此处数落自己,边上还有个沈念禾站着,又觉丢脸,又觉恼火,然则见到郭东娘有备而来,显然已是把事情问清楚了,便不好死顶着,只冷声道:“爹遣人来问,我自然会跟他解释,建平县中不同其余地方,自有缘故,此乃公事,我也不好同你一个外人多说……”
郭东娘几乎要被气得笑了,语带嘲讽地问道:“难道建平县里的人都有三头六臂不成?旁的地方都能做到,只你这一处不行?”
又道:“大哥先前也在清池县中做过官,清池今次也好好的,怎么到了建平就不行了?”
郭东娘话语中并没有其余暗示,可郭安南却感觉她话里好似在隐隐指控:怎么你去哪里,哪里就不行?我看不是建平不行,是你不行。
他恼怒异常,口不择言道:“你一个女子,整日只被父兄袒护,哪里懂外头民生疾苦!建平县中接连遭旱,下头农人饭都要吃不起了,今年还要催着修什么堤坝水柜?!又要抽人、又要抽屋,你叫他们睡到哪一处?这般苦夏之日,暑热袭人,在外头闷着,不出三五日,那等老幼体弱的都要把命交代了!”
又道:“少了建平这一处,那圩田堤坝事最多也只慢上一点,无伤大局,实在不行,明年还能继续修,可不叫农人种地吃饭,有地方住,他们立时就要闹出事来!”
郭安南一向看起来宽厚温和,对弟弟妹妹都很少说重话,此时这般疾言厉色,又将事情拔高许多,郭东娘虽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可欲要反驳时,却又找不出什么话来。
沈念禾见得郭安南好似已经钻了牛角尖,便站得出来几步,出声道:“不知郭公子这话是听哪一位说的?”
郭安南喘了口气,道:“谁人说的又有什么要紧?难道竟不是事实?”
沈念禾摇了摇头,问道:“我记得公子是月初来的建平,到得今日,哪怕去掉在路上的时日,少说也有五天了吧?”
听得她把自己的行程记得这样清楚,郭安南面上倒是好看了些,心中有些窃喜,又忍不住有点计较。
应当是时时留意他,才能把日子数得这样清楚,可自己再怎么也是个外男,而今两人并未定下什么关系,这般惦记着,总归有些不够贞娴。
郭安南把那淡淡的自得压下,应道:“今日乃是第六天了。”
沈念禾和声问道:“既是已经到了六天,想来早把衙门里头各色征发条例、章程、规矩俱都看了,也下得各村、各乡问得清楚,不知下头人如何反应?”
郭安南一下子被问得有些发懵,过了好一会才应道:“方才不是说了?下头人连饭都要吃不上,眼下正是农时,又当酷暑……”
沈念禾微笑问道:“不知公子哪里听来的消息?可是亲耳听得农人说的?”
她接连发问,语气虽然温和,可那问题却很有几分质问的意思。
郭安南终于听出些许不对来,只是万姓书的事情,他并不打算同旁人说,最多将来被父亲斥责时拿来辩解一回。
他皱了皱眉,道:“是我亲眼见的。”
万姓书为县学当中德高望重的老学官手书,又有许多学子和名,下头还摁了不知多少红手印,看上去密密麻麻,十分吓人。
读书人为百姓出声,所写、所书俱是活灵活现,已是将农人疾苦一并书于纸上,将众人所苦一一列出,难道还不算亲眼得见吗?
沈念禾见他回得这般斩钉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郭东娘见已是到这个地步了,郭安南还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实在满肚子火,可对着长兄,又当着沈念禾的面,却不好发出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道:“大哥,你莫瞒着我,你手头差事究竟办得如何?昨日小公厅里头都已经传开,说建平县中一应征召之事,几乎没有半点进展,家中有几个先生都觉得不好,还找向北来问情况——你这一处不说,再拖不过两天,爹迟早要知道!”
郭安南自觉乃是为了家族好,此时听得妹妹好似自以为有理,却在此处数落自己,边上还有个沈念禾站着,又觉丢脸,又觉恼火,然则见到郭东娘有备而来,显然已是把事情问清楚了,便不好死顶着,只冷声道:“爹遣人来问,我自然会跟他解释,建平县中不同其余地方,自有缘故,此乃公事,我也不好同你一个外人多说……”
郭东娘几乎要被气得笑了,语带嘲讽地问道:“难道建平县里的人都有三头六臂不成?旁的地方都能做到,只你这一处不行?”
又道:“大哥先前也在清池县中做过官,清池今次也好好的,怎么到了建平就不行了?”
郭东娘话语中并没有其余暗示,可郭安南却感觉她话里好似在隐隐指控:怎么你去哪里,哪里就不行?我看不是建平不行,是你不行。
他恼怒异常,口不择言道:“你一个女子,整日只被父兄袒护,哪里懂外头民生疾苦!建平县中接连遭旱,下头农人饭都要吃不起了,今年还要催着修什么堤坝水柜?!又要抽人、又要抽屋,你叫他们睡到哪一处?这般苦夏之日,暑热袭人,在外头闷着,不出三五日,那等老幼体弱的都要把命交代了!”
又道:“少了建平这一处,那圩田堤坝事最多也只慢上一点,无伤大局,实在不行,明年还能继续修,可不叫农人种地吃饭,有地方住,他们立时就要闹出事来!”
郭安南一向看起来宽厚温和,对弟弟妹妹都很少说重话,此时这般疾言厉色,又将事情拔高许多,郭东娘虽是觉得有哪里不对,可欲要反驳时,却又找不出什么话来。
沈念禾见得郭安南好似已经钻了牛角尖,便站得出来几步,出声道:“不知郭公子这话是听哪一位说的?”
郭安南喘了口气,道:“谁人说的又有什么要紧?难道竟不是事实?”
沈念禾摇了摇头,问道:“我记得公子是月初来的建平,到得今日,哪怕去掉在路上的时日,少说也有五天了吧?”
听得她把自己的行程记得这样清楚,郭安南面上倒是好看了些,心中有些窃喜,又忍不住有点计较。
应当是时时留意他,才能把日子数得这样清楚,可自己再怎么也是个外男,而今两人并未定下什么关系,这般惦记着,总归有些不够贞娴。
郭安南把那淡淡的自得压下,应道:“今日乃是第六天了。”
沈念禾和声问道:“既是已经到了六天,想来早把衙门里头各色征发条例、章程、规矩俱都看了,也下得各村、各乡问得清楚,不知下头人如何反应?”
郭安南一下子被问得有些发懵,过了好一会才应道:“方才不是说了?下头人连饭都要吃不上,眼下正是农时,又当酷暑……”
沈念禾微笑问道:“不知公子哪里听来的消息?可是亲耳听得农人说的?”
她接连发问,语气虽然温和,可那问题却很有几分质问的意思。
郭安南终于听出些许不对来,只是万姓书的事情,他并不打算同旁人说,最多将来被父亲斥责时拿来辩解一回。
他皱了皱眉,道:“是我亲眼见的。”
万姓书为县学当中德高望重的老学官手书,又有许多学子和名,下头还摁了不知多少红手印,看上去密密麻麻,十分吓人。
读书人为百姓出声,所写、所书俱是活灵活现,已是将农人疾苦一并书于纸上,将众人所苦一一列出,难道还不算亲眼得见吗?
沈念禾见他回得这般斩钉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