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亲事近了(一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她看见他眼中那抹柔情,她才清醒过来。她是真的嫁进了周家,成了周家三少奶奶,正头夫人。
庶女的出身让她习惯性的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她怕惹了周长清不快,连累自己的生母。
她规规矩矩的服侍周长清,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他与她说话,她便听着,从不敢多问其他事。在周长清看来,这态度便显得有些冷淡。
出于男人的自尊心,周长清又不愿挑拨直接问。林氏谨小慎微,更不敢主动开口,两人间的隔阂就这么产生了。
许氏的存在,更是那个导火索。
本来男人三妻四妾实属平常,按照林氏的性子,其实是不会太过计较的。偏偏她是新婚,偏偏她刚怀孕不久,偏偏那段时间周长清对她不错,让她渐渐动了心。再加上孕妇脾气有些大,她便赌气说了那番话,事后也悔。但许氏已经进门了,还是聘来的良妾,有个当官的哥哥,难道还能让周长清把许氏赶出去?
不可能,周家也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哪怕心里介意许氏的存在,但她知道,作为正妻便应该宽容大度。男人都喜欢左拥右抱,拈酸吃醋的女人,只会让男人厌烦。
谁知道,她的‘不在乎’恰巧触怒了周长清。
夫妻俩各有各的心事,却又都死扛着不说破,僵持了整整九年。直到周氏一家回京,许氏打起了琼苑的主意,野心毕露。周长清才如醍醐灌顶,那一晚周长清在林氏耳边那一声‘微微’也让林氏当头一棒,瞬间了悟。
心结解开了,周长清搂着妻子,与她说了周氏的身份,说了他的嫡母和另一个嫡姐。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辛,他全数告诉了她。
这代表着他对她的信任和看重。
“长姐是父亲的原配所出,是父亲的第一个孩子,最得祖父和父亲看重,自小养在祖母膝下,性子温厚宽和,最是良善不过,对我们几个弟弟妹妹也素来十分关照。当年出了那样的事,她是最大的受害者,却被逐出家门,这些年想必过得不容易。如今他们一家住在府上,你我都要敬重她,善待她的孩子。”
林氏点头,“老爷不说,我会这么做的。”
那天若非周氏说了那些话,她大概未必会这么早就对许氏出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儿。说起来,周氏算是他们夫妻的恩人。
想到此,林氏便觉得明日去琼苑,好好感谢周氏。然而周氏一大早就带着两个女儿去了安国公府。
安国公府同样是世家贵族,不过人口可复杂多了,且还没分家。上上下下正头主子加起来,都有好几十号人。更别说使役了,得好几百号人。所以同样的七进宅子,安国公府就比周府显得热闹多了。
季菀头一次来的时候就在心中感叹。
周家清贵,重点在这个‘清’字上。虽然也是顶级世家,自是富贵难言。但比起安国公府,周家的‘富’,就显得有些逊色了。
季容还私底下跟季菀咬耳朵,“姐姐,京城这些世家,也太奢侈了。无论是周府还是安国公府,随便一套茶盏,都够普通人吃一辈子了。便是有些地位的丫鬟,都是穿金戴银的。比寻常人家的大家闺秀都气派。”
乡下出生的姑娘,一步步走到京城,所见所闻已非当日。即便如此,季容仍旧还是为这些世家豪门的富贵惊叹。
季菀上辈子也是普通人,没接触过真正的豪门。这辈子从乡下走到县城,论富贵,她先后去过江宅和朱府。贵人嘛,她见过公府世子,太守县令,接过圣旨受过封,见过天子。
再加上在周家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基本上也能融入这个时代的上流社会了。再加上前世二十多年的历练和经验,让她比季容更成熟沉稳,思想和眼光也更为大气。对于这些豪门的‘奢靡’,已能以平常心对待。
“周府和安国公府都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寻常那些世家或者普通贵族,未必有这样的气派。”
她这样对妹妹说,“咱们刚来京城不久,也没怎么出过门,所见所闻有限。等以后住久了,肯定会出入那些公卿之家,见得多了,你就知道了。”
豪门那也是分等级的。
所谓世家,那至少都是三代底蕴,还得好好经营,要不然,连个后起之秀都不算。
那时他们一家回京不久,没多少人知道他们,也就靠着在北地的时候认识了陆非离有了些交情,才能光明正大登安国公府的大门。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季菀刚得了天子亲口御封,二品县主,还将生产缝纫机的重任交给了她。京城里那些世家贵族们自然会闻风而动,早偷偷的去打听这位据说周家旁系外嫁所出的长女了。
最多不出三天,太师府绝对会收到来自各府夫人闺秀们的拜帖。
要知道,天子所赐,那可是无尚荣耀。便是知道周氏真正的身份,那些世家夫人们,也会缄口不语。
纵然季菀的确有功,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姑娘,也不至于一跃成为县主的地步。皇上如此施恩是为什么?还不是看在周太师,看在整个周家的面上,当然也是要洗刷周氏的污点。
明德帝都做得如此明显了,连皇后都没说什么,那些高门贵族们,哪还会不知死活的去提当年旧事?
没了这重顾虑,世家们随之想到的,便是要攀亲了。
季家是小门户,可周家是高门啊。老太师素来心高气傲,儿女结亲门第次要品行首要。所以想和周家结亲,其实不那么容易。而且周家这一代,还没有适龄嫁娶的子女。
季菀今年十四,刚好到了说亲的年龄。
她非周家嫡系,只是表亲,却又有县主的身份在,娶进门还能和周家攀上亲戚,自然便是许多氏族结亲的对象了。
恰好安国公府夫人,便是其中一个。
周氏携子女回京前,她就收到了儿子的书信。周氏回京的第二天登门道谢,她一面含笑接待,目光却是落在季菀身上,不住打量。
儿子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性子什么样她还不知道吗?
若非对这小姑娘有几分心思,何须特意在信中特意提起?更何况…安国公夫人想起两年前除夕,长子曾问过她关于周氏被逐一事。言语中对周氏的长女,也多有赞誉。
收到长子的来信后,她立即就给丈夫写了信。得知长子在北地对周家格外关照,还曾救过小姑娘的命。连人家搬家开店,他都亲自去了。
安国公夫人立即就明白了。
长子八成对人家姑娘起了心思。
安国公府是武将世家,门第观念不如那些文官清流重。安国公府的几个夫人虽都是名门,却也算不得多显赫。陆非离这一代,头上有两个堂兄,才定亲不久,也都不是豪门贵族。就连陆非离的嫡亲长姐,虽说嫁得也是侯门,却非显贵。
安国公夫人之前给长子挑的儿媳妇人选,都不是顶级世家出身。她看重的,还是对方的品行。
当然,门第太低也不行。
如果季菀只是个农家姑娘,她也不会考虑。
长子日后是要继承安国公府的,是未来的安国公,他的妻子会是整个公府的当家主人,将来要和各大世家夫人打交道。如果出身眼界太低,也会让整个陆家蒙羞。
可现在不同了。
一来有周家给季菀做后盾,二来她自己身份也高了。三来,她现在才十四,怎么着都得明年再出嫁。这一年,足够她出入各大府邸,增长见识。而且她第一次见季菀的时候就发现了,小姑娘虽说出身乡野,言行举止却很是落落大方。想来得益于周氏平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她看见他眼中那抹柔情,她才清醒过来。她是真的嫁进了周家,成了周家三少奶奶,正头夫人。
庶女的出身让她习惯性的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她怕惹了周长清不快,连累自己的生母。
她规规矩矩的服侍周长清,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他与她说话,她便听着,从不敢多问其他事。在周长清看来,这态度便显得有些冷淡。
出于男人的自尊心,周长清又不愿挑拨直接问。林氏谨小慎微,更不敢主动开口,两人间的隔阂就这么产生了。
许氏的存在,更是那个导火索。
本来男人三妻四妾实属平常,按照林氏的性子,其实是不会太过计较的。偏偏她是新婚,偏偏她刚怀孕不久,偏偏那段时间周长清对她不错,让她渐渐动了心。再加上孕妇脾气有些大,她便赌气说了那番话,事后也悔。但许氏已经进门了,还是聘来的良妾,有个当官的哥哥,难道还能让周长清把许氏赶出去?
不可能,周家也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哪怕心里介意许氏的存在,但她知道,作为正妻便应该宽容大度。男人都喜欢左拥右抱,拈酸吃醋的女人,只会让男人厌烦。
谁知道,她的‘不在乎’恰巧触怒了周长清。
夫妻俩各有各的心事,却又都死扛着不说破,僵持了整整九年。直到周氏一家回京,许氏打起了琼苑的主意,野心毕露。周长清才如醍醐灌顶,那一晚周长清在林氏耳边那一声‘微微’也让林氏当头一棒,瞬间了悟。
心结解开了,周长清搂着妻子,与她说了周氏的身份,说了他的嫡母和另一个嫡姐。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秘辛,他全数告诉了她。
这代表着他对她的信任和看重。
“长姐是父亲的原配所出,是父亲的第一个孩子,最得祖父和父亲看重,自小养在祖母膝下,性子温厚宽和,最是良善不过,对我们几个弟弟妹妹也素来十分关照。当年出了那样的事,她是最大的受害者,却被逐出家门,这些年想必过得不容易。如今他们一家住在府上,你我都要敬重她,善待她的孩子。”
林氏点头,“老爷不说,我会这么做的。”
那天若非周氏说了那些话,她大概未必会这么早就对许氏出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事儿。说起来,周氏算是他们夫妻的恩人。
想到此,林氏便觉得明日去琼苑,好好感谢周氏。然而周氏一大早就带着两个女儿去了安国公府。
安国公府同样是世家贵族,不过人口可复杂多了,且还没分家。上上下下正头主子加起来,都有好几十号人。更别说使役了,得好几百号人。所以同样的七进宅子,安国公府就比周府显得热闹多了。
季菀头一次来的时候就在心中感叹。
周家清贵,重点在这个‘清’字上。虽然也是顶级世家,自是富贵难言。但比起安国公府,周家的‘富’,就显得有些逊色了。
季容还私底下跟季菀咬耳朵,“姐姐,京城这些世家,也太奢侈了。无论是周府还是安国公府,随便一套茶盏,都够普通人吃一辈子了。便是有些地位的丫鬟,都是穿金戴银的。比寻常人家的大家闺秀都气派。”
乡下出生的姑娘,一步步走到京城,所见所闻已非当日。即便如此,季容仍旧还是为这些世家豪门的富贵惊叹。
季菀上辈子也是普通人,没接触过真正的豪门。这辈子从乡下走到县城,论富贵,她先后去过江宅和朱府。贵人嘛,她见过公府世子,太守县令,接过圣旨受过封,见过天子。
再加上在周家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基本上也能融入这个时代的上流社会了。再加上前世二十多年的历练和经验,让她比季容更成熟沉稳,思想和眼光也更为大气。对于这些豪门的‘奢靡’,已能以平常心对待。
“周府和安国公府都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寻常那些世家或者普通贵族,未必有这样的气派。”
她这样对妹妹说,“咱们刚来京城不久,也没怎么出过门,所见所闻有限。等以后住久了,肯定会出入那些公卿之家,见得多了,你就知道了。”
豪门那也是分等级的。
所谓世家,那至少都是三代底蕴,还得好好经营,要不然,连个后起之秀都不算。
那时他们一家回京不久,没多少人知道他们,也就靠着在北地的时候认识了陆非离有了些交情,才能光明正大登安国公府的大门。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季菀刚得了天子亲口御封,二品县主,还将生产缝纫机的重任交给了她。京城里那些世家贵族们自然会闻风而动,早偷偷的去打听这位据说周家旁系外嫁所出的长女了。
最多不出三天,太师府绝对会收到来自各府夫人闺秀们的拜帖。
要知道,天子所赐,那可是无尚荣耀。便是知道周氏真正的身份,那些世家夫人们,也会缄口不语。
纵然季菀的确有功,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姑娘,也不至于一跃成为县主的地步。皇上如此施恩是为什么?还不是看在周太师,看在整个周家的面上,当然也是要洗刷周氏的污点。
明德帝都做得如此明显了,连皇后都没说什么,那些高门贵族们,哪还会不知死活的去提当年旧事?
没了这重顾虑,世家们随之想到的,便是要攀亲了。
季家是小门户,可周家是高门啊。老太师素来心高气傲,儿女结亲门第次要品行首要。所以想和周家结亲,其实不那么容易。而且周家这一代,还没有适龄嫁娶的子女。
季菀今年十四,刚好到了说亲的年龄。
她非周家嫡系,只是表亲,却又有县主的身份在,娶进门还能和周家攀上亲戚,自然便是许多氏族结亲的对象了。
恰好安国公府夫人,便是其中一个。
周氏携子女回京前,她就收到了儿子的书信。周氏回京的第二天登门道谢,她一面含笑接待,目光却是落在季菀身上,不住打量。
儿子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性子什么样她还不知道吗?
若非对这小姑娘有几分心思,何须特意在信中特意提起?更何况…安国公夫人想起两年前除夕,长子曾问过她关于周氏被逐一事。言语中对周氏的长女,也多有赞誉。
收到长子的来信后,她立即就给丈夫写了信。得知长子在北地对周家格外关照,还曾救过小姑娘的命。连人家搬家开店,他都亲自去了。
安国公夫人立即就明白了。
长子八成对人家姑娘起了心思。
安国公府是武将世家,门第观念不如那些文官清流重。安国公府的几个夫人虽都是名门,却也算不得多显赫。陆非离这一代,头上有两个堂兄,才定亲不久,也都不是豪门贵族。就连陆非离的嫡亲长姐,虽说嫁得也是侯门,却非显贵。
安国公夫人之前给长子挑的儿媳妇人选,都不是顶级世家出身。她看重的,还是对方的品行。
当然,门第太低也不行。
如果季菀只是个农家姑娘,她也不会考虑。
长子日后是要继承安国公府的,是未来的安国公,他的妻子会是整个公府的当家主人,将来要和各大世家夫人打交道。如果出身眼界太低,也会让整个陆家蒙羞。
可现在不同了。
一来有周家给季菀做后盾,二来她自己身份也高了。三来,她现在才十四,怎么着都得明年再出嫁。这一年,足够她出入各大府邸,增长见识。而且她第一次见季菀的时候就发现了,小姑娘虽说出身乡野,言行举止却很是落落大方。想来得益于周氏平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