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工业强国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湘中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一贫如洗的时候,就敢向银行借贷二十万,换作是你,你敢吗?”

  夫妻多年,知夫莫若妻,刘秀珍还是委宛的讲了,可她的话还是非常刺耳。

  向滨海出奇的没有生气,他长叹一声道:“哎!我确实不如他,要不然我早就辞职了。”

  九一年的二十万,按当时人们的年收入计算,相当于现在的两千万之巨,那是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一般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胆量借,王学礼是亿万富翁重生,他还会怕借这区区二十万吗?

  当然,二十万不是小数目,王学礼能借到,也是机遇所至,以后慢慢会讲到。

  向滨海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辞职,他选择继续跟随王学礼。

  其实像向滨海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湘中人性格,不想当士兵,个个只想当老板,正是这种敢于闯的劲头,让湘中人受益非浅。

  在后世,湘中是老板扎堆的地方,出门撞见人,十个人中,必定有几个是老板。

  不管大小,下至做小生意,请几个人,也自称老板,上至开公司的,资产亿万,也是老板。

  总之湘中人绝不甘于人下。

  …

  九十年代的湘中县城,还是一座暮气沉沉的小城,几乎没什么商业,一水的老旧两层楼房,狭窄的街道,还保持着典型的大集体风格。

  县城很小,除了一条青石板老街,就只有电影院到百货公司那条短短的横街才有点人气。

  那时的农村人上街,就爱吃星火食堂的面和冰棒厂的绿豆沙,除此之外就是买点种子和农用工具等必需品。

  可以说,九十年代初期,广大的内地还不具备商业氛围,因为那时候的人,都没钱!

  不过,总有第一批尝鲜的人,每当华灯初上,夜幕降临的时候,有几个人就背着硕大的编织袋,上电影院所在的工农坪来摆摊了。

  “来来来!来瞧一瞧,看一看呐!香港进口的收音机,收录机,电子表,还有时下流行的喇叭裤,灯笼衫,蛤蟆镜,高档回力运动鞋…总有一款你喜欢的…”

  昏黄的路灯下,商贩卖力的吖呼,上前看热闹的却很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进口东西很贵。

  看了想买怎么办?不要过日子啦!

  商贩们亳不在意,他们的眼睛根本就没看这些饭后出门溜湾的人,而是望着远处,希望那些身着统一灰色工作服的人能来光顾自己的生意。

  县城很小,谁不知道同华机械设备厂的人有钱啊!也只有他们才真正具备消费能力。

  (注:“堂客们”是湘中地方丈夫对老婆的称呼,是一种昵称,就是家里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