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工业强国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有心之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的所有信用社加一起都大上百倍。

  所以曾主任的500万全权审批权限是独例,这与大村信用社的身份是相匹配的。

  另外雄狮基金的创立,也是正当时。

  同华村比较极端,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变成了产业工人,因此同华村严重缺少劳动力。

  而邻近的其它村也相差仿佛,大家都遇到了缺少劳动力的问题,只是没有人提出来搞农业机械化集约化。

  有了同华村这个活生生的样版,曾主任去做工作就减少了许多阻力。

  当然,阻力还是存在,主要是按人均入股的问题。

  但是这一条,却是王学礼所坚持的,不容更改。

  王学礼坚持的这一条,前期可能会非常困难,但是以后就会受益无穷。

  随着人员增减,股权也随之变更,这将会成为制度,对今后农村的稳定与繁荣,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没有可借鉴的样版。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走弯路。

  王学礼是过来人,也是见证者,他比谁都清楚改革开放的利弊得失。

  其中最主要的错误,就是忽视了农业的发展。

  这使得将来农产品价格高企,不得不大量进口农产品,来平衡与压制农产品的疯涨。

  国家肯定是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积重难返,需要时间慢慢去改变。

  王学礼在九十年代就提出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改革,就是想做出一个鲜明的样版。

  他这个有心之举,也使用湘中的发展,独特而又辉煌。

  在全面进行农业改革之后,湘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就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其中最显著的影响,是湘中后来的工业园与开发区,因为地形限制,只能分散在全县各镇的丘陵山头,不敢破坏与侵占农田。

  而依存于工业园的生活区与小型商业区,又构成了一个个微型城镇。

  它们分布在全县各处,像是湘中县城的一个个卫星城。

  各卫星城之间,是连绵成片的大型农田。

  在湘中,城市与农村,竟然达到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也美不胜收。

  湘中也成为驰名世界的旅游文化名城。

  这是谁也没有料到的,包括王学礼这个倡议者也一样。

  有时候,你不经意间的举动,就影响深远。

  同华村的农业改革,有了王学礼的指示,进展飞快。

  向滨海带着人,挨家挨户去上门做思想工作,经过他们的解说与描绘,大部分家庭当场就签订入股同意书。

  极少部分家庭,情况特殊的,也果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