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其后十数日间南京和扬州再至淮安,凤阳,徐州,睢宁一带都是暗潮涌动,往来信使不绝。
原本一个不被人看在眼里的小人物,居然正面硬憾刘泽清的万余大军,其中还有三千精兵,一千骑兵。
这个实力就是相当不俗,可以说是令人相当震惊了。
最少可以说明,这个闵元启拥有与刘泽清正面对抗的能力。
其后史可法亲临淮安,当面劝说刘泽清罢兵休战,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已经无心再战的刘泽清当然是听劝,写了一封致歉的书信,由亲信将领李化鲸和史可法的中军官并幕僚阎尔梅等人,一并赶赴云梯关,申明罢兵休战之意。
接着史可法奏请替云梯关开镇,就是大河卫为名,开大河镇,其意当然是令闵元启守备半枯竭的淮河与黄河出海河道,也就是灌云到盐城和海州这一片地方。
这样等于徐州镇和淮安镇一侧又多出一镇,若遇战事,诸镇齐聚或是分头并进时,大河镇可以为后镇,也可以为前驱,一切得看实际的情形而论。
最少在东林党人和史可法心里,多出这么一镇当然是大好事,哪怕是躲在深宫不太过问政务的弘光帝,也是下了诏旨,劝刘泽清和闵元启罢斗,以朕心甚忧结尾。
高杰和刘良佐当然也是知道此事,但二镇也别无动静,刘泽清只要没有发疯去拼死打云梯关,二镇自然也没有可能在这时候冒大不讳去抄刘泽清的后路。
况且高杰现在厉兵秣马,准备实兵实饷,来年北伐,此时没有大的意外,高杰也不太可能来寻刘泽清的晦气。
一场大事,大体就是在七月过后平定下来。
与此同时的七月,远在北京的大明京师之中,亦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事。
经过多次和心腹重臣和亲郡王们的交谈,会商,多尔衮下定决心,执行太宗皇帝混元一宇的遗志,将大清国都从盛京迁至京师。
此时的京师还是处于愁云惨雾之中。
上吊殉国的崇祯帝草草发丧埋葬,多尔衮决定重修帝陵,来年再把崇祯皇帝下葬。
从他少年时起大清就和大明征伐不休,崇祯帝也是被视为八旗最大的对手。
这个皇帝的好大喜功和举措失当经常被八哥崇德帝皇太极拿来取笑,但在多尔衮心里,大明皇帝还是天下共主,自己等人,仍然算是蛮荒小国,沐猴而冠罢了。
但皇太极就是有强烈的自信,在盛京时虽用汉制建内院,任汉人为大学士,任八旗王公为各部尚书,并且成立汉军八旗和重用三顺王等东江汉将,其恢弘气度和格局,远非多尔衮能望其项背,更不必提已经逝世多年,晚年颇为疯狂的老汗了。
在皇太极在时就颇为自信,坚持用满洲衣冠,不准亲贵渐习汉俗,对亲贵不用小刀割肉,听汉人戏文等事都严词斥责,甚至加以惩处。
对提倡改汉人衣冠的言论也是严厉打击,多次强烈表示,满洲衣冠和骑射乃是国本,绝对不可动摇。
对大明疆域,皇太极也是早有野心,其实皇太极已经严重动摇了大明在北方的统治根基,在清军五次入关的扫荡抢掠屠杀之后,大明北方的力量已经极为孱弱,甚至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其后十数日间南京和扬州再至淮安,凤阳,徐州,睢宁一带都是暗潮涌动,往来信使不绝。
原本一个不被人看在眼里的小人物,居然正面硬憾刘泽清的万余大军,其中还有三千精兵,一千骑兵。
这个实力就是相当不俗,可以说是令人相当震惊了。
最少可以说明,这个闵元启拥有与刘泽清正面对抗的能力。
其后史可法亲临淮安,当面劝说刘泽清罢兵休战,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已经无心再战的刘泽清当然是听劝,写了一封致歉的书信,由亲信将领李化鲸和史可法的中军官并幕僚阎尔梅等人,一并赶赴云梯关,申明罢兵休战之意。
接着史可法奏请替云梯关开镇,就是大河卫为名,开大河镇,其意当然是令闵元启守备半枯竭的淮河与黄河出海河道,也就是灌云到盐城和海州这一片地方。
这样等于徐州镇和淮安镇一侧又多出一镇,若遇战事,诸镇齐聚或是分头并进时,大河镇可以为后镇,也可以为前驱,一切得看实际的情形而论。
最少在东林党人和史可法心里,多出这么一镇当然是大好事,哪怕是躲在深宫不太过问政务的弘光帝,也是下了诏旨,劝刘泽清和闵元启罢斗,以朕心甚忧结尾。
高杰和刘良佐当然也是知道此事,但二镇也别无动静,刘泽清只要没有发疯去拼死打云梯关,二镇自然也没有可能在这时候冒大不讳去抄刘泽清的后路。
况且高杰现在厉兵秣马,准备实兵实饷,来年北伐,此时没有大的意外,高杰也不太可能来寻刘泽清的晦气。
一场大事,大体就是在七月过后平定下来。
与此同时的七月,远在北京的大明京师之中,亦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大事。
经过多次和心腹重臣和亲郡王们的交谈,会商,多尔衮下定决心,执行太宗皇帝混元一宇的遗志,将大清国都从盛京迁至京师。
此时的京师还是处于愁云惨雾之中。
上吊殉国的崇祯帝草草发丧埋葬,多尔衮决定重修帝陵,来年再把崇祯皇帝下葬。
从他少年时起大清就和大明征伐不休,崇祯帝也是被视为八旗最大的对手。
这个皇帝的好大喜功和举措失当经常被八哥崇德帝皇太极拿来取笑,但在多尔衮心里,大明皇帝还是天下共主,自己等人,仍然算是蛮荒小国,沐猴而冠罢了。
但皇太极就是有强烈的自信,在盛京时虽用汉制建内院,任汉人为大学士,任八旗王公为各部尚书,并且成立汉军八旗和重用三顺王等东江汉将,其恢弘气度和格局,远非多尔衮能望其项背,更不必提已经逝世多年,晚年颇为疯狂的老汗了。
在皇太极在时就颇为自信,坚持用满洲衣冠,不准亲贵渐习汉俗,对亲贵不用小刀割肉,听汉人戏文等事都严词斥责,甚至加以惩处。
对提倡改汉人衣冠的言论也是严厉打击,多次强烈表示,满洲衣冠和骑射乃是国本,绝对不可动摇。
对大明疆域,皇太极也是早有野心,其实皇太极已经严重动摇了大明在北方的统治根基,在清军五次入关的扫荡抢掠屠杀之后,大明北方的力量已经极为孱弱,甚至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