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宋帝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而拜:“必奉德音,谨而遵之!”

  对大宋官员来说,上面的官家或者成年的已经得到了官家和朝臣同意、许可和认可的储君,随意的按照自己的喜好,降下文字,干预有司之事,插手两府纠纷,这是司空见惯的了事情。

  太祖、太宗、真宗,都喜欢这么做,尤其是太祖、太宗,那是事无巨细大小,都喜欢管一管,太宗皇帝当年连汴京城外的老百姓养的猪丢了,都要管,都要干涉,都要内降文字命开封府小心处置!

  也就是如今的官家,性格、脾气都太好了,而且太爱惜羽毛了,故而很少内降文字,干涉两府、有司。

  但这反而令大宋文官们无法适应和难以理解。

  因为,大宋文官们自始至终都相信一个真理——明君雄主,理当乾坤独断,口含天宪,怎么能把权力和国家的事情,全部委托给大臣呢?

  万一出了李林甫、曹操,如何是好?

  所以,当今官家亲政以后,大臣们与在野的士大夫、元老勋贵们可是操碎了心。

  宝元元年,时以天章阁侍制知太常礼院宋祁就特别上书官家说:臣窃见陛下,深执谦德,不先自断,而委大臣……长此以往,威柄浸移,人心何系?

  和宋祁一样想的不是一个人。

  而是无数人!

  五代的混乱与惨剧,在宋代士大夫看来,可不仅仅是军阀藩镇,还有王室暗弱,宦官当权、权臣当道、朋党纷争等种种缘故。

  所以,大宋士大夫们坚决吸取了唐代和五代的教训。

  他们不止对武臣坐大和强盛会非常敏感。

  更对大臣、权臣、朋党的可能坐大,侵害到君王利益与权柄,非常敏感。

  西京洛阳,就有一帮元老勋臣,天天在那里忧国忧民,总感觉有曹操、李林甫在朝堂上。

  故而,当他们得知,寿国公内降文字,以授两府的时候。

  这帮人高兴坏了!

  天降圣王啊!天降圣王啊!

  大宋有救了!

  两岁就知道要掌握权力,要干预国家,这长大了岂不是要和太祖太宗一样,事事躬亲。

  那曹操、李林甫自然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了,这大宋社稷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