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朕真不想卖官鬻爵啊(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朱翊钧偏了偏头,翼善冠下的一对淡眉微微扬起,目光中涌现出一点儿他灵魂中自有的善与仁,有一种格外得、不食人间烟火似得清贵模样。
历史上那个真正贪财好货的万历皇帝在说起敛财时,也绝无朱翊钧此刻万分之一的无辜,朱翊钧就是这样集谦卑与清高于一身的矛盾体,
“有何不同?”
朱翊钧就用他这种谦卑而清高的神情看向张诚,这种神情让朱翊钧看起来很“皇帝”,尤其凸显出一种上位者特有的、高高在上的无知。
张诚是很乐意为皇帝的无知负责的,这是宦官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
“皇爷可尝听过一句话,‘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
朱翊钧定心一想,立时回道,
“你是指国子监的监生?”
张诚笑道,
“正是,生员入监读书以图进取,其中勤谨者,送吏部附选,遇有缺官,挨次取用,此乃太祖爷定下的祖制。”
朱翊钧恍然大悟,难怪先前诸臣对卖官鬻爵这件事如此宽容,原来是朱元璋早在两百年前就为科举打通了另一条金光闪闪的康庄大道。
要不怎么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呢,科举在大明树大根深,连太祖高皇帝子孙都靠科举这片绿荫来遮阴,他朱翊钧一个区区穿越者还能动摇这棵千年老树不成?
朱翊钧笑笑,又冲张诚点了点头,
“此乃国子监中‘坐监历事’之制。”
虽然朱翊钧和张诚言语来往之间字字句句都绕着朱元璋定下的祖制,但两人彼此都心知肚明,晚明的“坐监历事”已与明初规章截然相悖。
对于以考取功名为业的生员,也就是经过童试取入府、州、县等地方官学的秀才来说,在激烈的科举竞争下,最终能考中进士者仅寥寥数百人,
因此除了一直参加科举考试之外,入国子监读书成为了晚明读书人的另一条重要出路之一。
在科举制度成熟的明清两朝,入国子监即获得出身,同时也意味着获得了入仕的资格。
尤其在明朝,国子监监生通过一定标准的考核之后,由吏部铨选,一般可以出任府、州、县中正九品以上官职,亦可授任京官,如鸿胪寺、太常寺署承等。
因此到了晚明,捐纳制度放开之后,有不少生员在屡试不第之后,为了尽早获得出身资格,常常愿意花钱去向朝廷买一个国子监监生的身份,以此谒选入仕。
朱翊钧想了一想,觉得问题还是集中在铨选标准上,
“虽说‘捐纳入监’早有先例,但这用钱买来的监生,朕总忧心他们不学无术。”
张诚笑了起来,
“依奴婢看,皇爷大可不必在学术上为这些‘例监’操心,天下想读书、愿意读书的读书人数不胜数,四书五经加起来,至多不过四十三万字,倘或一天到头甚么事都不做,专读个十年八载的,不说倒背如流,也该悟出些门道来了。”
“可皇爷您瞧,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府、州、县学中,永远有数之不尽的‘附生’,原国初规定,生员名额皆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但到了如今呢,不领月米、自备食粮的学生各地官学中有的是,读书人如此之多,如此之多的读书人又专读那四书五经的四十三万字,皇爷如何还为我大明学子的学术而担忧呢?”
朱翊钧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用钱买来的监生,实际上也早就已经达到了能任官的标准?”
张诚笑道,
“是啊,皇爷,这办差当官和四书五经原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科举将这两者联系了起来,在这之中构建了一套相关标准而已,奴婢没有通过科举,不是一样能为皇爷办差吗?”
“每三年一届考出来的进士不过是吏部划定出来的人数罢了,事实上这几百个进士名额换哪个读书人来中选都一样,同这做官的人是好是坏没有丝毫影响,天下读书人读的都是同一套四书五经,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朱翊钧偏了偏头,翼善冠下的一对淡眉微微扬起,目光中涌现出一点儿他灵魂中自有的善与仁,有一种格外得、不食人间烟火似得清贵模样。
历史上那个真正贪财好货的万历皇帝在说起敛财时,也绝无朱翊钧此刻万分之一的无辜,朱翊钧就是这样集谦卑与清高于一身的矛盾体,
“有何不同?”
朱翊钧就用他这种谦卑而清高的神情看向张诚,这种神情让朱翊钧看起来很“皇帝”,尤其凸显出一种上位者特有的、高高在上的无知。
张诚是很乐意为皇帝的无知负责的,这是宦官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一回自然也不例外,
“皇爷可尝听过一句话,‘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
朱翊钧定心一想,立时回道,
“你是指国子监的监生?”
张诚笑道,
“正是,生员入监读书以图进取,其中勤谨者,送吏部附选,遇有缺官,挨次取用,此乃太祖爷定下的祖制。”
朱翊钧恍然大悟,难怪先前诸臣对卖官鬻爵这件事如此宽容,原来是朱元璋早在两百年前就为科举打通了另一条金光闪闪的康庄大道。
要不怎么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呢,科举在大明树大根深,连太祖高皇帝子孙都靠科举这片绿荫来遮阴,他朱翊钧一个区区穿越者还能动摇这棵千年老树不成?
朱翊钧笑笑,又冲张诚点了点头,
“此乃国子监中‘坐监历事’之制。”
虽然朱翊钧和张诚言语来往之间字字句句都绕着朱元璋定下的祖制,但两人彼此都心知肚明,晚明的“坐监历事”已与明初规章截然相悖。
对于以考取功名为业的生员,也就是经过童试取入府、州、县等地方官学的秀才来说,在激烈的科举竞争下,最终能考中进士者仅寥寥数百人,
因此除了一直参加科举考试之外,入国子监读书成为了晚明读书人的另一条重要出路之一。
在科举制度成熟的明清两朝,入国子监即获得出身,同时也意味着获得了入仕的资格。
尤其在明朝,国子监监生通过一定标准的考核之后,由吏部铨选,一般可以出任府、州、县中正九品以上官职,亦可授任京官,如鸿胪寺、太常寺署承等。
因此到了晚明,捐纳制度放开之后,有不少生员在屡试不第之后,为了尽早获得出身资格,常常愿意花钱去向朝廷买一个国子监监生的身份,以此谒选入仕。
朱翊钧想了一想,觉得问题还是集中在铨选标准上,
“虽说‘捐纳入监’早有先例,但这用钱买来的监生,朕总忧心他们不学无术。”
张诚笑了起来,
“依奴婢看,皇爷大可不必在学术上为这些‘例监’操心,天下想读书、愿意读书的读书人数不胜数,四书五经加起来,至多不过四十三万字,倘或一天到头甚么事都不做,专读个十年八载的,不说倒背如流,也该悟出些门道来了。”
“可皇爷您瞧,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府、州、县学中,永远有数之不尽的‘附生’,原国初规定,生员名额皆有定数,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但到了如今呢,不领月米、自备食粮的学生各地官学中有的是,读书人如此之多,如此之多的读书人又专读那四书五经的四十三万字,皇爷如何还为我大明学子的学术而担忧呢?”
朱翊钧道,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用钱买来的监生,实际上也早就已经达到了能任官的标准?”
张诚笑道,
“是啊,皇爷,这办差当官和四书五经原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科举将这两者联系了起来,在这之中构建了一套相关标准而已,奴婢没有通过科举,不是一样能为皇爷办差吗?”
“每三年一届考出来的进士不过是吏部划定出来的人数罢了,事实上这几百个进士名额换哪个读书人来中选都一样,同这做官的人是好是坏没有丝毫影响,天下读书人读的都是同一套四书五经,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