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诸将说封侯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宣城问道(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众人听方孝孺讲,席间竟是无一人吵杂,且学子聚者愈来愈多。席祯不禁惊叹,这希直先生端的是高明,将为人处世之道,喻于故事之中,且看希直先生如何解之。

只见方孝孺故事毕,轻呷一口茶,便问道:“这天台生与童子,谁人识得天道?谁人识得明理?谁人又懂正统乎?”众人尽皆不语。

方孝孺又道:“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故为师者,传道亦首当其冲。何为道?方才童子所言,为道乎?”又说道:“人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与自然天道之间,人岂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诸生灵万物,皆为自然之精,又有高低贵贱之分?天地造化,贵在人心,人心生而为善,此不变之理。”

又道:“万物如是,人亦如是;君王如是,臣民亦如是;是故,万物皆生灵,皆平等。勿以鱼虾为贱,亦勿以生而为人为尊。亦勿厚己而薄他。此万物之法也。”

众人皆谢,朱允炆拱手问曰:“敢问师长,孟子有云,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师当何解?”

孝孺看了一眼朱允炆,内心暗自惊诧,不住地暗道:“此人天人之表,有龙凤之姿,”遂道:“今以天下观之,君王与民,通归于社稷,然君王,大夫者,所衣,所食,所禄者,从何而来?民以智慧生产,所生产之物,乃为天下所衣,所食,所禄者也。故而百姓生产,均受君王护佑。比若鱼水,鱼无水,则不能活,水无鱼,又何尝有水之真谛?正所谓衣食父母,便是如此。”

众人由是如此,多问于孝孺,孝孺亦一一作答解惑。及至日西沉课乃毕,众人尽皆师礼谢过,乃散去。待到众人散去,朱允炆上前拱手道:“多谢先生教诲,先生之言,令晚生茅塞顿开,如若先生不弃,晚生愿侍奉先生,不知先生均意如何?”

孝孺回礼,瞧见了在朱允炆身后的黄子澄,再看眼前的少年,内心便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便说道:“如此甚好。”又朝黄子澄道:“子澄兄别来无恙?”

黄子澄甚是高兴,拱手道:“希直贤弟,这数年不见,还记得愚兄?”

孝孺笑道:“数年前金陵一别,子澄兄风采不减当年,弟愚钝,游历这江河湖海之间,兄居庙堂,今日实则班门弄斧,子澄兄见笑了。”

黄子澄哈哈一笑:“贤弟适才人无贵贱之分,而今又若何?”

众人皆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