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章 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能轻一色的白,也不能清一色的都是黑。
要阴阳平衡,才是长久之道。
要是都是清一色的颜色,那就是皇权和臣权的对立了。
“克明,这次清理户部,你肩上的担子可以说是最重。”
“子扬他们只管查,抓人,而你却是要负责及时的补齐这些被拿下官员的空缺。”
“一旦你这里不能及时的补齐这些官员的空缺,那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会让朝廷中枢瘫痪。”
“所以,补齐这些空缺的官员乃重中之重,你一定不能让朝堂官员的位置空缺太多。”
“否则,影响会很大。”
周辰又一脸慎重的看着杜如晦说道。
刘晔负责清查户部,杜如晦负赛选官员,补齐这些被拿下官员的空缺。
可以说,杜如晦的赛选官员的重要性,一点都不比刘晔负责的清查户部差。
要是杜如晦这边不能及时的补充上空缺的这些官员位置,那朝廷的诸多政务可就会耽搁下来。
那样一来的话,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动荡。
杜如晦闻言,立即躬身道;“陛下放心,臣明白。”
“臣还有一事要禀报陛下。”
“最近各地方察举举荐官员的名单已经送到了吏部。”
“房尚书如今在北方四州,所以,这些各地方察举举荐官员的科考一直都没有定。”
“还请陛下选定主考官,对这些举荐官员进行科考。”
杜如晦又躬身说道。
科考吗?
周辰沉吟了起来。
周辰知道,大周的官员选拔实行的是察举举荐制。
每年一次,都是在年关进行。
由各地方官员察举举荐有才学,名望之人,报吏部。
然后,朝廷会统一对这些举荐之人实行最后的科考。
这也是为什么大周几乎八成的官员都是出自世家豪门或是和世家豪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最主要的原因。
普通的寒门子弟或是一般的学子们,没有地方官员的举荐,想要入仕,步入官场,那是很难的。
就算有真才实学,也得有地方官员的察举举荐才行。
否则别说是步入官场,进入仕途了,就是连最后的那场科考都没资格参加。
而世家豪门子弟则都能很容易的得到地方上官员的察举举荐。
一旦有了地方官员的察举举荐,那最后的科考基本上就是走一个形式罢了。
可以说,在大周,只要得到了察举举荐,基本上就算是已经步入了仕途。
周辰想着朝廷选拔官员的这个察举举荐制,眉头微皱。
在周辰看来,大周这样的选拔官员,弊端太大。
先不说各地方察举举荐的这些人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就说这个察举举荐就会让朝廷错过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
还有最后的这场科考,本来是对这些各地方官员察举举荐之人的最后的一道把关。
可如今只成了一种形式。
这都是问题。
周辰沉吟了片刻后,抬眼看着杜如晦开口道;“克明,大周察举举荐官员的制度弊端太大。”
“如今,朝廷又急缺人才。”
“朕打算这次科考放开察举举荐这道门槛,天下有才学之人都能参加,不注门第出身,只看真才实学,由你主考,全权负责这件事。”
“你觉得如何?”
周辰看向了杜如晦。
既然这察举举荐弊端太大,那周辰自然不能在用这察举举荐制来为朝廷选拔官员了。
可想要完全的废除察举举荐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办到的。
这其中会涉及到天下世家豪门的利益。
所以,周辰这次的科考先放开这道门槛,试探一下世家豪门的反应,看看结果如何。
“臣,遵旨。”杜如晦立马明白了周辰的意思,直接躬身道。
虽然周辰这看似在询问,实则已经是做了决定。
见杜如晦没有异议,周辰便点了点头;“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朕会下旨让八贤王和兵部尚书作为副考官。”
“有他们二人协助你,你会轻松很多。”
周辰看着杜如晦说道。
“是,陛下。”
杜如晦应声道,然后离开了养心殿。
第(3/3)页
能轻一色的白,也不能清一色的都是黑。
要阴阳平衡,才是长久之道。
要是都是清一色的颜色,那就是皇权和臣权的对立了。
“克明,这次清理户部,你肩上的担子可以说是最重。”
“子扬他们只管查,抓人,而你却是要负责及时的补齐这些被拿下官员的空缺。”
“一旦你这里不能及时的补齐这些官员的空缺,那会造成不小的影响,甚至会让朝廷中枢瘫痪。”
“所以,补齐这些空缺的官员乃重中之重,你一定不能让朝堂官员的位置空缺太多。”
“否则,影响会很大。”
周辰又一脸慎重的看着杜如晦说道。
刘晔负责清查户部,杜如晦负赛选官员,补齐这些被拿下官员的空缺。
可以说,杜如晦的赛选官员的重要性,一点都不比刘晔负责的清查户部差。
要是杜如晦这边不能及时的补充上空缺的这些官员位置,那朝廷的诸多政务可就会耽搁下来。
那样一来的话,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动荡。
杜如晦闻言,立即躬身道;“陛下放心,臣明白。”
“臣还有一事要禀报陛下。”
“最近各地方察举举荐官员的名单已经送到了吏部。”
“房尚书如今在北方四州,所以,这些各地方察举举荐官员的科考一直都没有定。”
“还请陛下选定主考官,对这些举荐官员进行科考。”
杜如晦又躬身说道。
科考吗?
周辰沉吟了起来。
周辰知道,大周的官员选拔实行的是察举举荐制。
每年一次,都是在年关进行。
由各地方官员察举举荐有才学,名望之人,报吏部。
然后,朝廷会统一对这些举荐之人实行最后的科考。
这也是为什么大周几乎八成的官员都是出自世家豪门或是和世家豪门有着千丝万缕关系最主要的原因。
普通的寒门子弟或是一般的学子们,没有地方官员的举荐,想要入仕,步入官场,那是很难的。
就算有真才实学,也得有地方官员的察举举荐才行。
否则别说是步入官场,进入仕途了,就是连最后的那场科考都没资格参加。
而世家豪门子弟则都能很容易的得到地方上官员的察举举荐。
一旦有了地方官员的察举举荐,那最后的科考基本上就是走一个形式罢了。
可以说,在大周,只要得到了察举举荐,基本上就算是已经步入了仕途。
周辰想着朝廷选拔官员的这个察举举荐制,眉头微皱。
在周辰看来,大周这样的选拔官员,弊端太大。
先不说各地方察举举荐的这些人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就说这个察举举荐就会让朝廷错过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
还有最后的这场科考,本来是对这些各地方官员察举举荐之人的最后的一道把关。
可如今只成了一种形式。
这都是问题。
周辰沉吟了片刻后,抬眼看着杜如晦开口道;“克明,大周察举举荐官员的制度弊端太大。”
“如今,朝廷又急缺人才。”
“朕打算这次科考放开察举举荐这道门槛,天下有才学之人都能参加,不注门第出身,只看真才实学,由你主考,全权负责这件事。”
“你觉得如何?”
周辰看向了杜如晦。
既然这察举举荐弊端太大,那周辰自然不能在用这察举举荐制来为朝廷选拔官员了。
可想要完全的废除察举举荐制,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办到的。
这其中会涉及到天下世家豪门的利益。
所以,周辰这次的科考先放开这道门槛,试探一下世家豪门的反应,看看结果如何。
“臣,遵旨。”杜如晦立马明白了周辰的意思,直接躬身道。
虽然周辰这看似在询问,实则已经是做了决定。
见杜如晦没有异议,周辰便点了点头;“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朕会下旨让八贤王和兵部尚书作为副考官。”
“有他们二人协助你,你会轻松很多。”
周辰看着杜如晦说道。
“是,陛下。”
杜如晦应声道,然后离开了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