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章 宗祠祭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看着呈现五层供奉的灵牌,最上面是一对,第二排三对,第三排十一对,第四排二十六对,第五排足足近五十对,随着一批族老死亡还会陆续增加第四、第五排排位。

灵牌摆列谱系严明,三房一系仅仅占据十六对灵牌,比二房的十八对少一些,其他的都是大房一系繁衍出去的支脉。

老祖宗生前不过千户,随傅有德远征西南时与戚家老祖宗一样,都战殁了,追授武散阶从四品宣武将军,武勋从四品骑都尉,后又因长孙军功追授从四品显武将军;大房第三代出了个游击将军,死后朝廷追封武散阶从三品怀远将军,武勋正四品上骑都尉。

其他的大房掌事人袭职副千户,死后朝廷都是按例追封的正五品武德将军。

二房那边是世袭六品百户,追封的都是武散阶正六品昭信校尉。至于三房,只有初代获得一个武散阶从六品忠显校尉。

这些追封的名号荣誉都刻在灵牌上,是一个家族传承的荣誉所在。

追授的武散阶、武勋都不值钱,活着的时候确立的武散阶、武勋才最有价值。

要知道一个士子考中秀才,他的文散阶就是从九品将仕佐郎,即即将入仕能做辅助差事的男子,资历深一点会升授登仕佐郎,一个意思。

一个老秀才死后,地方官会按着规矩追封这位文散阶正九品将仕郎。

在大明朝,凡是与朝廷有牵连的人死后,中高级的追封没有,低级的文武散阶应有尽有。甚至你愿意花钱,朝廷也会勉为其难看在你这份孝心的份上,追授一个较高的品级。

赵家只是寻常世袭军官家族,宗祠也没有各种夸张的建筑,唯一稍稍过分的就是将历代大房掌事人的夫妻画像从高到下排序。

赵期昌深吸一口气,整个祠堂光线渐暗,赵鼎明进来,门口已经被三房带来的凶人堵死。

赵鼎明对着灵位、画像拱手鞠躬,问:“三郎,今日这是何意?”

赵期昌转身过来,对着赵鼎明摇摇头,也对着灵位拱手鞠躬,说着:“老祖宗在上,六世孙三房期昌如今立业,然前路坎坷,为祖宗荣光,后世富足,孙将披坚执锐,立我赵家根基,树我门楣并广大之。我赵家从戎以武立家,今日鸣铳立志明心,以告父祖在天之灵。”

“今家中有猛士显、庆童可为爪牙辅翼,孙期昌将录名族谱,立为三房别枝,以告父祖。”

龚显、庆童上前,双膝跪倒在地。

赵普益端着三房族谱上前,赵期昌翻开一页空白,提笔书写:“赵显,字惟明,共姓龚氏子,世居南昌,将门后裔。因缘际会,志趣相投。嘉靖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录名,六世孙三房期昌。”

龚显……赵显听着心里百味杂陈,不过听到自己血统被定为上古共姓不由咧嘴,这是他的骄傲,可很多人不信。如果今后闯出一番名声,这份族谱将很重要,那他不是上古共姓血脉也能变成共姓。

再说了,共姓与龚氏渊源只要是识字,也能看的明白。

赵期昌又翻开一夜,书写:“赵庆童,字长明,妫姓田氏子,隶于家中,已历三世。缘分天定,又在人为。嘉靖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日录名,六世孙三房期昌。”

缘分天定,又在人为。

八个字让庆童感慨万千,跟着赵显一起磕头。

某种意义上来说,庆童与陈明理还是同一个祖宗。

田氏代齐事件中,田氏是陈国公子逃到齐国后的后裔,当时田与陈是同音字,封地在田,也念陈音。

至于赵家,族谱上也很高大上,北直隶真定赵氏分家,血缘是赢姓赵氏。

对于这些赵期昌没什么感觉,族谱上这么记着的。

将那口缴获的倭刀作为贡品摆在灵牌下,事情也就算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