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开车难,刹车更难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打死。这两种死法太过残忍,除了对付叛军外,很少作为常规惩戒手段。
而穿箭,就是一种常规惩戒手段,施刑工具简单,就一根箭。用一根箭,刺穿受刑军士两手掌心。过程很痛苦,更痛苦的是这么一弄,受刑军士侥幸活命,今后也是个废人,生不如死。
其实,如果没有外部压力,军中内部很少采用这三种极端伤军心士气的刑罚。
赵显重重抱拳应下,赵期昌又看向李羡、白庆丰二人:“君美兄协力,此多事之秋。我本不欲生是非,形势所迫不得不强并孙家夼。此时,我捕倭军不捅篓子,外人也只能干看着。若放纵军士意气行事授人以柄,此时大好局面必将倾覆,我等难逃囚牢刑斧。”
李羡踏前一步,俯身拱手沉声:“将军安心,尘埃落地前,学生亦不敢合眼而眠。”
赵期昌点头,又对白庆丰道:“三日内将各处通知到位,二十日于德胜楼磋商采买军需物资一事。由各家竞价,物美价廉者中标。军服等等之类再增一千套,价码底线可在市价九成范围内,较往昔让步些许。”
白庆丰在年前就根据现有编制做好预算,不由皱眉:“将军,如此一来军资缺口将在三千贯出头。而前两番,购入价多在市价八成、七成五之间。若此番因形势而让步一成,今后想要扳回这一成,可就难了。”
周是问也开口:“军资不足易于筹措,不过多付利钱而已。而采买规矩若乱了,一年光冬夏两季军服,平白多出一成支出,也在千贯之间。一年如此,年年如此,万不可让步寸利,还望将军明鉴。”
李羡沉吟欲要劝谏,赵期昌摆手:“特事特办,我赵氏能吞孙家夼,让利一些无可厚非。利益均沾,才是立家长久之计。至于下一回,呵呵,商人逐利,稍加手段分化,不难让其折价竞争。”
整个登州府,有资格购买物资列装军队的只有三个人。可人家登州水师要什么有什么,都是兵部拨发,玄成武犯不着给水师采买;张茂连重建即墨三营的骨架都没搭好,也没钱去采买。唯一能采买,也敢采买的,眼前就他赵期昌一家。
若不是存心带动本府各家发展手工业,想着形成稳定的依赖供应体系后拉这帮人上船,赵期昌完全能以控制的富余劳动力完成原料加工为军需这一环节。
只有唯一的买家,卖家就多了去,难道这帮卖家还能联合起来抬价不成?
以资本逐利竞争的本性来说,赵期昌根本不怕将来压不了价钱,因为他采购为的就是分润利益出去。这帮人不识趣,他完全可以自己搞,搞上一年,这帮人就会散伙。
甚至,不需要他自己出手压价钱,这帮想挣手工业零钱的士绅就能打出脑浆来。
可白庆丰三人也有他们的顾虑,毕竟这是儒家思想彰显的世代,做什么不论私下手段,表面上一定要扯上道德仁义。说白了,就是要顾忌吃相,本地士绅也是世代姻亲,各种关系复杂,合起来一起抬价也在情理之中。
但,要论对资本性格的了解,他们谁又比得过看过未阉割版本《太祖选集》的赵期昌?
随着赵期昌定下各人差事,也都齐齐告退,没多久赵显去而复返。
此时,赵期昌正背对着门外,坐在门槛儿上低声诵着:“尘归尘,土归土,何来何去。生乃喜,死乃悲,有生有死。无悲无喜,不若有喜有悲呀……”
赵显垂头听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打死。这两种死法太过残忍,除了对付叛军外,很少作为常规惩戒手段。
而穿箭,就是一种常规惩戒手段,施刑工具简单,就一根箭。用一根箭,刺穿受刑军士两手掌心。过程很痛苦,更痛苦的是这么一弄,受刑军士侥幸活命,今后也是个废人,生不如死。
其实,如果没有外部压力,军中内部很少采用这三种极端伤军心士气的刑罚。
赵显重重抱拳应下,赵期昌又看向李羡、白庆丰二人:“君美兄协力,此多事之秋。我本不欲生是非,形势所迫不得不强并孙家夼。此时,我捕倭军不捅篓子,外人也只能干看着。若放纵军士意气行事授人以柄,此时大好局面必将倾覆,我等难逃囚牢刑斧。”
李羡踏前一步,俯身拱手沉声:“将军安心,尘埃落地前,学生亦不敢合眼而眠。”
赵期昌点头,又对白庆丰道:“三日内将各处通知到位,二十日于德胜楼磋商采买军需物资一事。由各家竞价,物美价廉者中标。军服等等之类再增一千套,价码底线可在市价九成范围内,较往昔让步些许。”
白庆丰在年前就根据现有编制做好预算,不由皱眉:“将军,如此一来军资缺口将在三千贯出头。而前两番,购入价多在市价八成、七成五之间。若此番因形势而让步一成,今后想要扳回这一成,可就难了。”
周是问也开口:“军资不足易于筹措,不过多付利钱而已。而采买规矩若乱了,一年光冬夏两季军服,平白多出一成支出,也在千贯之间。一年如此,年年如此,万不可让步寸利,还望将军明鉴。”
李羡沉吟欲要劝谏,赵期昌摆手:“特事特办,我赵氏能吞孙家夼,让利一些无可厚非。利益均沾,才是立家长久之计。至于下一回,呵呵,商人逐利,稍加手段分化,不难让其折价竞争。”
整个登州府,有资格购买物资列装军队的只有三个人。可人家登州水师要什么有什么,都是兵部拨发,玄成武犯不着给水师采买;张茂连重建即墨三营的骨架都没搭好,也没钱去采买。唯一能采买,也敢采买的,眼前就他赵期昌一家。
若不是存心带动本府各家发展手工业,想着形成稳定的依赖供应体系后拉这帮人上船,赵期昌完全能以控制的富余劳动力完成原料加工为军需这一环节。
只有唯一的买家,卖家就多了去,难道这帮卖家还能联合起来抬价不成?
以资本逐利竞争的本性来说,赵期昌根本不怕将来压不了价钱,因为他采购为的就是分润利益出去。这帮人不识趣,他完全可以自己搞,搞上一年,这帮人就会散伙。
甚至,不需要他自己出手压价钱,这帮想挣手工业零钱的士绅就能打出脑浆来。
可白庆丰三人也有他们的顾虑,毕竟这是儒家思想彰显的世代,做什么不论私下手段,表面上一定要扯上道德仁义。说白了,就是要顾忌吃相,本地士绅也是世代姻亲,各种关系复杂,合起来一起抬价也在情理之中。
但,要论对资本性格的了解,他们谁又比得过看过未阉割版本《太祖选集》的赵期昌?
随着赵期昌定下各人差事,也都齐齐告退,没多久赵显去而复返。
此时,赵期昌正背对着门外,坐在门槛儿上低声诵着:“尘归尘,土归土,何来何去。生乃喜,死乃悲,有生有死。无悲无喜,不若有喜有悲呀……”
赵显垂头听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