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改变思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界透出一个信息:齐国势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它还有许多力不能及的地方。
~~霸主的软实力~~
楚国使者屈完刚离开,齐国使者隰朋就到了洛邑,他代表齐桓公向周惠王汇报了联军对楚国不战而胜的伟大成果,周惠王对隰朋礼遇有加,显得非常热情,也非常客气。可是当隰朋提出要拜见太子时,周惠王似乎有些不悦,而且当周惠王唤太子出来时,隰朋非常诧异,因为出来的不只是太子,还有周惠王的次子。隰朋与太子致礼时用余光窥视周惠王,惠王的表情居然略显尴尬!
作为职业外交家,隰朋拥有着常人没有的职业敏锐性,回到齐国后,他对齐桓公说:“周朝将要发生变乱了!”
齐桓公吃了一惊,怎么回事?
隰朋将在王室的见闻讲述一遍。原来周惠王长子名叫郑,是王后所生,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周惠王即位当年王后就去世了,于是虢、晋、郑三国国君委托原国国君原庄公到陈国为周惠王迎娶了陈国公室女子陈妫,陈妫后来也被立为王后,史称惠后,后来为周惠王生下次子,取名带,周惠王非常喜欢次子带,最后竟产生了废掉太子郑而改立带为太子的想法。外臣求见太子,是对未来接班人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保障,所以当隰朋提出进见太子时,周惠王神色紧张,后来他干脆将次子带一起叫了出来。
作为诸侯盟主,齐国的选择极为关键。齐桓公立即召见管仲商议此事,管仲微笑道:“臣有一计,可以安定周朝!”
齐桓公连忙问什么办法,这可不是小事。
管仲说:“太子之所以形势危急,那是因为孤掌难鸣,国君只要上奏天子,说诸侯都极力邀请太子出席盟会,请他允许此事。太子只要和诸侯见了面,君臣之份就安定了,天子也无法废掉他了!”管仲从内心不认可废长立幼,而且如果齐国帮助巩固了太子之位,太子必然感恩戴德,日后继承大统,必然利于齐国维持长久霸业。
这个办法好,齐桓公立即传檄诸侯,约定第二年的夏天在首止(今河南睢县境内)集会,并派隰朋再次觐见周惠王,请求他派太子郑出席诸侯集会。
“诸侯对太子出席盟会翘首以盼呀!”隰朋对周惠王说道。
周惠王心中五味杂陈,太子竟然取得了诸侯们的支持,连霸主齐侯都愿意为他出头,这是王室的光彩,可这样的光彩为什么不是次子带呀?然而周惠王纵然有多少不情愿,也不得不同意太子出席。
第二年,公元前655年,刚开春,齐桓公就命人在首止修筑行宫,这是专为迎接太子郑而建的。
转眼间夏天到了,太子郑如期而至,齐桓公率宋、鲁、陈、卫、郑、曹、许共八国诸侯列队恭迎。刚一见面,太子郑就与齐桓公就发生了争执:太子坚持以宾主之礼相见,自己是客人,理应拜会主人;而齐桓公则说“见太子如见王也”,坚持以君臣之礼上拜太子。两人都这么自谦,不由得又使双方平添了几分好感。
当天晚上,太子郑将齐桓公邀请到行宫,谈起自己的尴尬处境。齐桓公看着太子,又想起自己当年出奔莒国的岁月,他对太子郑信誓旦旦保证:“太子不必担心,小白定与诸侯盟誓,共保太子!”太子郑连连致谢。
需要站队的时候可不能含糊,诸侯们也纷纷送来美酒佳肴,并设宴款待太子的随从。这让太子郑十分感激,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叨扰诸侯,他向齐桓公提出会盟结束后就回洛邑。
齐桓公说:“诸侯盛情挽留太子,是因为爱戴您,也是要让天王知道我等都愿意鼎力相助于您,以打消他人的私心杂念。现在天气正热,不如等到秋天再回洛邑不迟。”齐桓公又与诸侯约定等到八月举行结盟仪式,这下太子郑打消了疑虑,安心的住了下来。
太子郑在行宫住的安心,周惠王在洛邑就不能安心了,这不摆明了是诸侯在向自己表明态度,尤其那个齐侯,强自出头向王室施压。加上惠后和王子带一直在一旁哭诉哀求,更让周惠王烦躁不安,对于齐桓公产生了怨恨:齐国仗着国势强盛,拥戴太子,干预朝政,决不能坐视他一端独大。
周惠王召见了太宰周公孔,没好气的说道:“这个齐侯说是伐楚,可也没把楚国怎么样,现在楚国进贡归附,要论起忠心不见得就比齐国差,不如扶持楚国制衡齐国。”
太宰周公孔一愣,楚国忠于王室,你说这话自己信吗?他赶紧劝道:“楚国进贡也是迫于齐国之力,吾王怎么能疏远有亲戚关系的齐国,而去亲近荆蛮之地的楚国呢?”
周惠王不听,只说已经决定了,太宰你照办就行了。他交给周公孔一封密信,让他派人速速送给郑伯。周公孔也不知道密信中写的什么,但天子的命令不得不尊从,他即刻安排人星夜送往正在首止参加会盟的郑文公处。
第(3/3)页
界透出一个信息:齐国势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它还有许多力不能及的地方。
~~霸主的软实力~~
楚国使者屈完刚离开,齐国使者隰朋就到了洛邑,他代表齐桓公向周惠王汇报了联军对楚国不战而胜的伟大成果,周惠王对隰朋礼遇有加,显得非常热情,也非常客气。可是当隰朋提出要拜见太子时,周惠王似乎有些不悦,而且当周惠王唤太子出来时,隰朋非常诧异,因为出来的不只是太子,还有周惠王的次子。隰朋与太子致礼时用余光窥视周惠王,惠王的表情居然略显尴尬!
作为职业外交家,隰朋拥有着常人没有的职业敏锐性,回到齐国后,他对齐桓公说:“周朝将要发生变乱了!”
齐桓公吃了一惊,怎么回事?
隰朋将在王室的见闻讲述一遍。原来周惠王长子名叫郑,是王后所生,以嫡长子身份被立为太子。周惠王即位当年王后就去世了,于是虢、晋、郑三国国君委托原国国君原庄公到陈国为周惠王迎娶了陈国公室女子陈妫,陈妫后来也被立为王后,史称惠后,后来为周惠王生下次子,取名带,周惠王非常喜欢次子带,最后竟产生了废掉太子郑而改立带为太子的想法。外臣求见太子,是对未来接班人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保障,所以当隰朋提出进见太子时,周惠王神色紧张,后来他干脆将次子带一起叫了出来。
作为诸侯盟主,齐国的选择极为关键。齐桓公立即召见管仲商议此事,管仲微笑道:“臣有一计,可以安定周朝!”
齐桓公连忙问什么办法,这可不是小事。
管仲说:“太子之所以形势危急,那是因为孤掌难鸣,国君只要上奏天子,说诸侯都极力邀请太子出席盟会,请他允许此事。太子只要和诸侯见了面,君臣之份就安定了,天子也无法废掉他了!”管仲从内心不认可废长立幼,而且如果齐国帮助巩固了太子之位,太子必然感恩戴德,日后继承大统,必然利于齐国维持长久霸业。
这个办法好,齐桓公立即传檄诸侯,约定第二年的夏天在首止(今河南睢县境内)集会,并派隰朋再次觐见周惠王,请求他派太子郑出席诸侯集会。
“诸侯对太子出席盟会翘首以盼呀!”隰朋对周惠王说道。
周惠王心中五味杂陈,太子竟然取得了诸侯们的支持,连霸主齐侯都愿意为他出头,这是王室的光彩,可这样的光彩为什么不是次子带呀?然而周惠王纵然有多少不情愿,也不得不同意太子出席。
第二年,公元前655年,刚开春,齐桓公就命人在首止修筑行宫,这是专为迎接太子郑而建的。
转眼间夏天到了,太子郑如期而至,齐桓公率宋、鲁、陈、卫、郑、曹、许共八国诸侯列队恭迎。刚一见面,太子郑就与齐桓公就发生了争执:太子坚持以宾主之礼相见,自己是客人,理应拜会主人;而齐桓公则说“见太子如见王也”,坚持以君臣之礼上拜太子。两人都这么自谦,不由得又使双方平添了几分好感。
当天晚上,太子郑将齐桓公邀请到行宫,谈起自己的尴尬处境。齐桓公看着太子,又想起自己当年出奔莒国的岁月,他对太子郑信誓旦旦保证:“太子不必担心,小白定与诸侯盟誓,共保太子!”太子郑连连致谢。
需要站队的时候可不能含糊,诸侯们也纷纷送来美酒佳肴,并设宴款待太子的随从。这让太子郑十分感激,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叨扰诸侯,他向齐桓公提出会盟结束后就回洛邑。
齐桓公说:“诸侯盛情挽留太子,是因为爱戴您,也是要让天王知道我等都愿意鼎力相助于您,以打消他人的私心杂念。现在天气正热,不如等到秋天再回洛邑不迟。”齐桓公又与诸侯约定等到八月举行结盟仪式,这下太子郑打消了疑虑,安心的住了下来。
太子郑在行宫住的安心,周惠王在洛邑就不能安心了,这不摆明了是诸侯在向自己表明态度,尤其那个齐侯,强自出头向王室施压。加上惠后和王子带一直在一旁哭诉哀求,更让周惠王烦躁不安,对于齐桓公产生了怨恨:齐国仗着国势强盛,拥戴太子,干预朝政,决不能坐视他一端独大。
周惠王召见了太宰周公孔,没好气的说道:“这个齐侯说是伐楚,可也没把楚国怎么样,现在楚国进贡归附,要论起忠心不见得就比齐国差,不如扶持楚国制衡齐国。”
太宰周公孔一愣,楚国忠于王室,你说这话自己信吗?他赶紧劝道:“楚国进贡也是迫于齐国之力,吾王怎么能疏远有亲戚关系的齐国,而去亲近荆蛮之地的楚国呢?”
周惠王不听,只说已经决定了,太宰你照办就行了。他交给周公孔一封密信,让他派人速速送给郑伯。周公孔也不知道密信中写的什么,但天子的命令不得不尊从,他即刻安排人星夜送往正在首止参加会盟的郑文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