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岳青君辛双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0章 神医妄贤徒 儒者重自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宾塾师的本分。

对于弟子请益军国朝政之事的见解,他怕影响了弟子的判断,他引经据典,吸取青史教训说出的见解往往深入浅出,绝不会带出个人的色彩,总是点到为止,起到一个旁观者清的提点作用。

因为他知道,对于言世昭而言,自己主观意见太明显,若是他不接纳恩师的意见,会落一个悖师的瑕疵,若是接纳了恩师的意见,恩师不在其中,未必能够提出中肯的见解。

言世昭正是赞赏钦佩林儒南这种正直不苟且,不播弄是非,参谋恩主之事,却不妄想运筹帷幄做孟国公府的师爷的这种君子之风,才对他一生敬奉。

而林先生对于他为官行事的箴言劝告,参谋戎机,也都尽量的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从旁尽力辅助。

言世昭能成为一代名臣,自然有许多林先生的功劳,不过林先生淡泊名利,既不会帮人在孟国公面前说项从中渔利,也不会自觉乃是国公座师,居功自傲。

许多人也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都把他当做国公府的一个老家人看待。

连林儒南的家乡人,也从不知道他在长安城的孟国公府为西宾,与孟国公情谊深厚,如是知道,定然也会有攀附趋奉。

只是乡民若真的蒙冤?负屈,他自然也会暗自出言相助,这兴许是他唯一的仰仗弟子运用公权私用之处吧。

当言世昭许诺魏行远救好了恩师林先生,尽可以求肯任何事的时候,他便突发奇想说有意让二公子做他的弟子传人,习学医术。

对他而言这也是笑谈,他也并未放在心上,更不会想到言世昭真的允其所请,他也不相信这位孟国公,当朝的礼部尚书会答应他这个荒谬的要求。

他也想要看一看这位孟国公的气度胸襟究竟如何,看一看这位孟国公如何自食其言,见识一下他这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势显赫的大人物面对此情此景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