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新顺1730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最适合的俄国模式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喷水池?偶尔也会接一些诸如编写教科书、航海淡水储存、小麦黑穗病等课题,朝中会拨经费。

  而在这些实际问题之外,科学院院士的日常就是沙龙讨论纯粹的科学、理性、法律、政治等等。

  德系,和英系、法系都不同,源于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讽刺英法的科学院体系,说他们是“为了研究稀奇古怪的东西,或是去满足单纯的求知欲……”

  而莱布尼茨的科学院理念,是认为应该从一开始就应该使得工作和科学得以融合面向利用。

  “其目的,是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不仅要改善艺术和科学,更应该改变国家和民众、农业和粮食生产、手工业和制造业、商业……”

  他认为,科学为生活而存在。

  科学院在追求纯粹的科学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公益性的应用工作,科学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而应该用技术体现出来。

  当然,他是有乌托邦幻想的。

  他当初计划要搞的柏林、德林斯顿、维也纳、彼得堡、北京轴心,是想搞出一个“没有土地实体的、相互联系和互通知识的、学者的共和国”。

  从一开始他就不相信,封建诸侯会全力支持科学,所以尽可能为科学院准备经济基础,包括科学院在柏林卖日历、改进灭火器、种桑养蚕等等。

  虽然他在柏林的实践失败了,但是其科学院思想促生了彼得堡的科学院,凭借他的威望和联系,使得彼得堡科学院从建立之初,就抓了一大把的王炸……欧拉、伯努利兄弟、哥德巴赫等等,都是建院第一年就在。

  俄国科学院秉持着莱布尼茨的思想,从一开始就注重实践:中俄勘界、地图绘制、航海探险、大炮改进、军舰设计、堡垒建造、要塞工程……到处都充斥着科学院的身影。

  而俄国的落后,也使得彼得大帝对科学院的构想,是让一个科学院承担“科学院、技术院、大学”这三种职责。

  最早的一批院士,全是外籍的,他们负责顶端的研究——因为那时候俄国是科学荒漠,凑不出半个院士。

  这些院士从欧洲带来的弟子、加上俄国本土的顶尖人才,称为大学生,给院士打下手、辅佐院士工作。这些大学生助手同时作为老师,教育第三层次的预科生。

  预科生都是俄国人,需要考试进入科学院,接受顶尖院士的助手们的教育。

  外国院士。

  外国和本国的院士助手。

  本国的预科生。

  这种模式,使得俄国从科学荒漠,只用了二十年,就培养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俄籍院士,创建了莫斯科大学。

  英系、法系、以及在俄国的德系正统,最适合大顺的,是正统德系和法系的融合模式。

  因地制宜。

  俄国那一套三层次模式很好,可以快速成型。

  法国那套领钱立项目的模式也很好,可以集中力量搞突破。

  但俄国科学院作为国子监的模式,可以直接涉足朝政,成为官员储备,这一点大顺学不来,也不可能让科学院的人才成为官员储备,一大批进士、举人呢,大顺又不是野蛮的文化沙漠,是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