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你擦肩而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420)爱一个人就和她去巴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方式,而是一种娱乐。在历史学家德拉马尔看来,这些步行道让巴黎成为“专营乐趣之所”,一座能让人们找到一切和现代都市文化相关的娱乐活动的平民城市,从歌剧到舞蹈,从购物到美食,一座人们只要街上走一走就能找到娱乐的地方。

   17世纪,巴黎还拥有了公共交通。那是一种公交马车,路线固定,在规定的时间出发,约七八分钟一班,价格低廉得人人可以享用。1662年秋,这样的公共交通成为戏剧作家让·西莫南喜剧作品《五苏马车的诱惑》的重要灵感。当时,这部剧在老唐普勒路的玛莱剧院上演,观众可搭乘两条不同路线的马车来到剧场。剧中的内容让人们联系到剧场外面公交系统的实际体验。和现实生活中一样,剧中的车夫穿着蓝色制服,而乘客上车时,也按海报上的规定投入车费。

  为了让这样的公共交通不会像大多数人的公共生活一样一到夜晚就停运,另一种城市便利措施——街道照明也在巴黎变得普遍起来。私人投资的火炬手租赁服务兴起了,火炬手配备一个巨大的火炬为行人提供照明。至少到法国大革命前,提供火炬的服务没有间断过。与此同时,这座城市拥有了一项规模更大且真正惠及大众的夜晚照明服务——在街道安装永久且固定性的路灯,由皇室和巴黎市政府通过征收“扫尘和灯光税”来运营。1667年末的一天,约3000盏灯一齐照亮巴黎夜色,对很多人来说,那个时刻似乎是一种姿态,象征巴黎已经面目一新,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不仅减少了盗窃,而且令巴黎人一天任何时候都能出来活动,也就随之带来了夜生活。

  这篇报道让姜嘉佳了解到了雨果笔下的巴黎是如何一步一步拥有了今天的光彩夺目。

  “人们为什么来巴黎?研究者发现,前往巴黎的人们,数百年来有着一个相似的理由——为了寻找新的体验,关于艺术、建筑、商业、时尚、饮食等等,一切最新鲜与最前沿的事物。巴黎之所以值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