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请王爷相信在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文:“王爷,总得弄清楚秦子期的立场是什么,既然他是钱康安排过来的人,如果他那边出什么岔子了,只怕会牵扯到王爷。”
李澍尘拿出一封信:“刚才有人送来了一封信,你们看一看。”
信并没有署名,里面只有一句话【请王爷相信在下。】
李澍尘问到:“你们怎么看?”
沈子文犹豫了一下:“是秦子期?”
李澍尘笑笑,手肘放在桌上,撑着下巴:“不确定,笔迹完全不像。”
但是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又恰巧是这个时候送过来,如果说不是秦子期,又实在是没有其他可能性了。
洛婳胭问到:“王爷相信他?”
李澍尘倒是没什么所谓:“事已至此,本王信不信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如今秦子期可是皇上眼中的大红人,本王根本动不了他,眼下如果他真的被美色冲昏了头,那该说不该说的恐怕都已经说出去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钱康的事情被他捅了出去,本王也不在乎。”
这话说的自大,但是这话出自李澍尘之口,却丝毫不会让人厌恶,甚至还莫名的让人感觉到了安心。
要说秦子期要迎娶如双这事,除了两个当事人以外,最开心的人莫过于李璟昊了。
如双是他的人,如今歪打正着嫁给了秦子期,秦子期又恰好是皇上现在的心头上的宝贝,这么左右一算,秦子期就是他安插在皇上身边的一枚棋子了呀。
不管京中局势怎么变化,秦子期只是淡定从容的将宅子收拾了出来,买了三个下人,一个负责打杂,一个负责服侍如双,一个负责做饭。
秦家原本就人口简单,秦子期自己也习惯了凡事亲力亲为。
如双也说了她有自己的贴身婢女,已经跟了她好些年了,让秦子期不必太过于担心,所以虽然寒酸了些,秦子期还是就这么住了进去。
秦子期和如双的婚事最后定在了九月中旬,秦子期的任命也在七月初的时候定了下来,皇上将他暂时放在了吏部,官呗吏部侍郎,不算什么特别大的官,但是因为吏部尚书已过花甲之年,在加上那个老头一向性子软绵,身子骨又弱,所以虽然秦子期是吏部侍郎,但是其实整个吏部都已经交给了秦子期了。
只等时机成熟之后,就将秦子期提拔为礼部尚书。
七月底的时候,京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一个落榜的士子,接连给翰林院和刑部,礼部,吏部写了七八封信,状告有人在此次科举中徇私舞弊,泄露考题。
这件事情,到底还是传到了皇上的耳中。
皇上立刻派刑部尚书彻查此事,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泄露考题,乃是大贤王朝的大忌,不管是谁,只要在这件事情上犯了错,轻则削官,重则流放。
一时之间,手段强硬的刑部尚书抓了许多个士子,还有大量的翰林院院士。
这一番大张旗鼓的调查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徇私舞弊,泄露考题的正是李澍尘尘王爷。
第(3/3)页
文:“王爷,总得弄清楚秦子期的立场是什么,既然他是钱康安排过来的人,如果他那边出什么岔子了,只怕会牵扯到王爷。”
李澍尘拿出一封信:“刚才有人送来了一封信,你们看一看。”
信并没有署名,里面只有一句话【请王爷相信在下。】
李澍尘问到:“你们怎么看?”
沈子文犹豫了一下:“是秦子期?”
李澍尘笑笑,手肘放在桌上,撑着下巴:“不确定,笔迹完全不像。”
但是这么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又恰巧是这个时候送过来,如果说不是秦子期,又实在是没有其他可能性了。
洛婳胭问到:“王爷相信他?”
李澍尘倒是没什么所谓:“事已至此,本王信不信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如今秦子期可是皇上眼中的大红人,本王根本动不了他,眼下如果他真的被美色冲昏了头,那该说不该说的恐怕都已经说出去了。”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钱康的事情被他捅了出去,本王也不在乎。”
这话说的自大,但是这话出自李澍尘之口,却丝毫不会让人厌恶,甚至还莫名的让人感觉到了安心。
要说秦子期要迎娶如双这事,除了两个当事人以外,最开心的人莫过于李璟昊了。
如双是他的人,如今歪打正着嫁给了秦子期,秦子期又恰好是皇上现在的心头上的宝贝,这么左右一算,秦子期就是他安插在皇上身边的一枚棋子了呀。
不管京中局势怎么变化,秦子期只是淡定从容的将宅子收拾了出来,买了三个下人,一个负责打杂,一个负责服侍如双,一个负责做饭。
秦家原本就人口简单,秦子期自己也习惯了凡事亲力亲为。
如双也说了她有自己的贴身婢女,已经跟了她好些年了,让秦子期不必太过于担心,所以虽然寒酸了些,秦子期还是就这么住了进去。
秦子期和如双的婚事最后定在了九月中旬,秦子期的任命也在七月初的时候定了下来,皇上将他暂时放在了吏部,官呗吏部侍郎,不算什么特别大的官,但是因为吏部尚书已过花甲之年,在加上那个老头一向性子软绵,身子骨又弱,所以虽然秦子期是吏部侍郎,但是其实整个吏部都已经交给了秦子期了。
只等时机成熟之后,就将秦子期提拔为礼部尚书。
七月底的时候,京中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一个落榜的士子,接连给翰林院和刑部,礼部,吏部写了七八封信,状告有人在此次科举中徇私舞弊,泄露考题。
这件事情,到底还是传到了皇上的耳中。
皇上立刻派刑部尚书彻查此事,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泄露考题,乃是大贤王朝的大忌,不管是谁,只要在这件事情上犯了错,轻则削官,重则流放。
一时之间,手段强硬的刑部尚书抓了许多个士子,还有大量的翰林院院士。
这一番大张旗鼓的调查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徇私舞弊,泄露考题的正是李澍尘尘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