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中国梦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一、发展道路的实践内涵(上)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基于美好梦想的精神,而发挥这种精神动力去实现理想,需要有正确的道路。那么,概括起来说,什么是21世纪的中国道路呢?(1)调整城乡、产业和企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顺应中国最大的城市人梦的要求,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服务业,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创业及就业与城镇化互动,从而改变由于城乡、产业和企业规模结构扭曲导致的就业困难、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率低和城乡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等问题。(2)实施赶超型科技进步战略。在科技进步方面,逐步放弃模仿和跟随战略,采取同步战略,或者赶超战略,利用中国制造成本和研发成本都低,人力资本规模越来越大并质量不断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规模大等这样一些优势,在产学研之间,在技术—小规模生产—产业化等之间,形成科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通过科技快速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大的制约,使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3)克服利益梗阻,坚定地推进改革,形成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需要坚定而有魄力,果断推进资源价格、财政税收、土地、金融、国有经济等体制改革,下决心解决一些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抑制创业就业、导致两极分化的深层次体制问题,经济改革是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梦的必由之路。(4)深入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体制改革。前面已述,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中国人不仅有物质生活之梦,还有精神生活之梦。加快改革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部分,处理好中国二元结构转型过程中政治模式与经济模式的关系,坚决并逐步地推进党内民主,行政体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人大和政协及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好宗教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改革形成自由、民主、公平、公正、平等、正义,人们心情舒畅,活力与秩序相统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和谐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

从经济学角度,从政治和社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角度,从发展道路作用的角度看,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道路是什么呢?发展道路,简单说,就是在从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过程中,是怎么做的,走了什么样的道路。从这些意义上讲,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发展道路应当包括以下这样一些内容。

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进城市化的途径和办法。如果要实现现代化,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要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提高城市化的水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化。主要是怎样转移到城市之中?他们到城市中干什么,怎样居住,农民怎样在就业、资产、收入等方面退出农村,而进入城市,如何解决退出和进入的障碍?如印度和拉美城市化模式,人口是自由迁移的,通过低成本的贫民窟、农村小农经济的破产、农民到城市中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容忍两极分化等途径和方式推进和实现了它们的城市化。而东亚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进城市化的途径和办法却与之不同。它们的人口也是自由迁移的,在发展之初,也有一些贫民窟,但是,一是其土地制度使得农民退出农村的利益不受损失,退出机制顺畅;二是移民到城市能找到工作,并且收入增长较快,有购买和改善住房的能力;三是政府控制了土地和房价的上涨,在土地和房价上涨之前,基本上解决了移民到城市中居民的住房,尤其是韩国政府支持居民建设了大量的住房,解决了大量的移民的居住需要。因此,东亚各国和地区通过较为体面的方式,实现了城市化。而中国城市的途径与印度模式、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都不同,人口不能随意自由迁移,农民退出农村的资产损失较大,城市中不允许贫民窟存在,但房价太高,其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住房价格的上涨,最后形成的结果是人口在城乡间剧烈流动,大部分农村拟迁移的人口不能最终留居在城市之中。可以看出,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城市化途径和方式。

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以及产业升级的道路和办法。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工业化。比如,前苏联、中国等国家,都通过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压低农业产品价格进行工业资金积累,来推进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模式,导致高积累,积累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而有的发展中国家,则是顺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加上政府的引导,从轻工业发展开始,再发展重化工业;没有损害农业的发展,而是以轻工业的发展为重化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再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类国家,重视教育,强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和积累,知识和技术进步在工业研发、设计、改造、升级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其工业和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而另一类国家,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忽视教育、知识和技术的作用,不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特别是中国,曾一度排斥教育和科技,教育、知识、科学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工业及其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低下,位于世界工业化质量不高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还比如,有的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采取主导部门先行发展,再发展其他关联部门的战略,先发展产业,再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战略;有的国家和地区,则采取了各类工业齐头并进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同步投资和协调配套的战略;也有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先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再进行产业发展的战略。这些,都是不同的工业化及其产业升级模式。

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要素利用和企业规模结构模式。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从要素结构方面看,推动经济增长需要有劳动、资本、土地、资源、技术等要素,但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种投入的要素之间,有不同的组合;从企业规模结构看,有的国家的地区,以投资和建设大企业推动经济增长为主,有的国家和地区大企业和小企业同时发展推动增长。当然,一个国家和地区,有其不同的要素禀赋,如有的国家和地区地多人少,土地资源多;有的国家和地区石油资源多,用石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有的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则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有的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无资源,则重视教育、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要素,推动经济的增长。不同的要素利用发展模式中,各种资源的组合和消耗不同。

一、发展道路的实践内涵(中)

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热衷于工业化大项目和大企业的投资和建设,特别是像中国,由于考核干部政绩及其财政收入的税制设计,投资和建设大项目和大企业,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见效较快。但是,偏重于大项目和大企业的投资和建设,忽视小企业的发展,往往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放慢,劳动力要素不得其用,劳动参与GDP创造和分配能力下降,最后导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GDP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比例失调,大企业创造的财富严重依赖于出口的消化,经济增长的外向依赖程度较高;并且,小企业数量相对少,实际失业率高,中等收入人口少,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多,加上大资本大企业所有者分配财富能力强,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而与此相反,大量发展小企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东亚发展模式,则避免了偏重发展大企业和忽视小企业发展带来的这些问题。

推进现代化,是选择集中的发展模式,还是选择分散的发展模式?过去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重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型,但忽视了转型中集中与分散发展形式导致的不同结果。城市化为什么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趋势呢?经济发展,就是人口、劳动力、其他生产要素、生产力、市场等,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但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集中与分散的区别及作用和副作用,在发展经济学方面没有研究清楚。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曾经分析过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模型,结论是要加大发展农村,即发展分散经济,让农民在农村和农业中就业。改革开放初,一些西方学者到中国向当时的中央领导建议,中国经济发展不要再走西方城市化的道路,应当分散发展,重视农村,推进农村工业化。从我们自己的发展来看,一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发展的扶贫上,搞村村通路、通电、通水等;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应当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二是曾经提倡农村工业化,一村一品,开发区到处都是,工业分散布局。在这些方面,走了分散发展的道路。

但是,从经济学的分析看,集中的发展方式,往往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大工业的企业需要规模经济,以降低固定成本;人口需要向小集镇和城镇集中,形成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半径和容量;人口,包括农民需要集中并多层居住,以节约土地,并降低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工业企业需要集中,以获得外部经济,降低提供电力、道路、仓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外部成本;产业的集中,带来分工和协作的便利,信息可以共享,往往形成有聚集效应的产业集群;人口和工商业集中,污染可以集中处理,使污染规模化处理,减少污水管线投资设施,环境保护的投入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农业耕地需要集中规模化种植,以便于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并且降低农业生产的分摊成本。

因此,发展经济学需要创新,需要对发展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也需要有经济发展的集约观念,有规模经济、分摊成本、分工与协作、外部经济等这样一些经济学的意识,以使经济社会转到节约资源、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集约发展的方式上来。

是传统的城市化模式,还是现代的网络体系性城市化模式?发展经济学要与时俱进,随着交通、通信和电子网络技术的进展,二元结构的转型从简单的农村到城市,演化为从农村社会转向网络型城市体系的转变,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技术和网络经济转变。从空间上看,分析二元结构人口和生产力的网络式转型,需要对网络经济的内涵重新进行定义。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城池式的手工业和低级商业经济,都是在相对小的自然和封闭体中存在。从空间上讲,这种经济状态可以称之为互不联系的隔离式和散点式的经济。但是,网络也在这些社会中发育和生长着,如出现连接村与城池的小路,修建城池与京城的驿道,开挖运输盐粮的运河,及利用自然的江河来水运等。然而,这些初始的低级网络并没有改变经济总体上的隔离和封闭性质。

现代经济是网络经济。网络的经济性质是由什么形成的呢?网络具有三元素,即互联线、在网线上的流动物和被连接的结点。当各结点之间的人、物、能源、信息等流动物在线上互相交流时,会发生线的运送成本。城市网络体系,其经济动力在于,网络运行的结果,使其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

公路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电力网、油气管道网、水运网、航空运输网、自来水网、邮政服务网、商业网、煤气管道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闭路电视网、金融服务网、国际互联网等,都是近代到现代网络经济的形态。而由各种流动物体交通连接方式和其集中的结点形成的城市网络体系,则是各种网络形态组合形成的空间复合网络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网络与城市体系的建设,形成城市带、城市群和城市圈,以及大中小城市成体系的网络式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活消费方式。消费方式通常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消耗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方法与形式。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个人消费,二是公共消费。这两种基本的消费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消费方式具体包括消费习惯、食品结构、衣着状况、居住形式、出行方式、保温取暖渠道等。

消费方式受到多种制约因素影响。首先,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产。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方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消费方式还没有能脱离动物消费的痕迹,消费方式处于低层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消费资料的丰裕,消费工具、消费方法和消费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消费方式开始向高层次迈进。但是,另一方面,消费方式又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因为人们的各种消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人们消费活动借以进行的生态环境,经济学称之为消费环境。消费环境对人们的消费活动、消费质量、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影响极大,消费环境的状况直接制约着宏观消费模式,包括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合理化。所以,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也就是要考虑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尊重国情,简单地模仿、攀比和追求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其结果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失调以致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反过来,又会使消费质量下降。

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少、生产力水平低的基本国情特征,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注意:第一,杜绝浪费性消费,提倡节约型消费。这包括消费资料的节约和消费领域中个人劳务消耗的节约,应当讲求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约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低碳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用水、高原材料和生产资料消耗型的消费。第二,注意食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在饮食结构上不宜不加区分地普遍提倡以动物性食品为主,仍应坚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或动植物食品并重的膳食结构。若以动物产品为主,动物的饲草和饲粮将会加重草原的载畜负担,增加对粮食的耕地需求,引起土地在草、粮、林产业间的分配之争,加剧土地沙化和生态失衡:第三,居住方式和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宜提倡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发展公园、公共娱乐场所,不宜提倡分散居住建造私人别墅、花园等。宜提供自行车、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不宜鼓励单人小汽车出行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省土地又可以降低能耗。我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人口众多、能源紧缺,制约着个人小汽车出行方式的过量发展。同时倡导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还有利于集中供给气、热、电及处理污水、污物等,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生活消费方式,反作用于生产方式,是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强调生产方式的转变,也要关注消费方式合理化的至关重要性。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模式。关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人口自然膨胀,无限度地消耗资源、生态和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草原、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土地沙化严重;资源遭受破坏性利用,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失去生物的多样性,生态链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水中有毒物质增加,空气中粉尘和有害气体增多,城市和乡村日益增多的有害垃圾没有得到处理,工业、交通和生态噪音不断;臭氧层空洞扩大,海洋受污染,等等。

另一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指当代人不以消耗甚至破坏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谋求发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使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生态和环境适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增加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换言之,各类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不发生储量下降和其他类型的损失,这才是可持续性。

经济定义不回避某些可耗(非再生)资源终有一天会被用完的可能,也不主张将可更新资源储备起来。可持续性简单的经济定义是,把自然资源基础保持在某一水平,使未来时代至少能获得与当代同样的产出。这就要求再生性资源的更新能力不至于下降,非再生性资源或其储量能够稳定,或能得到其他资源的有效替代。此外,还要求净化污染的能力与污染排放之间达成平衡。乐观的经济学家认为,知识的进展,人力资本的增长,产业和生活的技术进步会创造新的资源,会解决污染,寻求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发展道路的实践内涵(下)

因此,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在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进行选择,要利用产权、价格机制、税收杠杆、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方面做出努力,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外关系模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它的工业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要与外部经济相联系,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内向发展模式和外向发展模式。与之相应,在国内发展与对外联系的关系上,有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道路,也有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道路。早期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结构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计划经济为宜;还有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拉美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发达国家中心和发展中国家外围两个体系,发达国家制造高端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或者低端产品,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市场等优势,通过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了避免这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贸易格局,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即发展自己的工业,将国内需要进口的产品,由自己工业的生产来替代。

当时许多国家的发展走了这样一条进口替代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中国,虽然我们理论上没有受当时有这种思想发展经济学家们的影响,但是,实际上自力更生,自己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对外贸易量占GDP比例非常低,走了一条典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几十年后的实践证明,凡是采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发展几乎都不成功。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采取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发展都非常成功。1978年以后,中国对外开放,采取了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也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因此,对外关系的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其利弊,今天也应当有所定论了。

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收入和财富分配公平的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包括走第三条道路的福利社会制度国家,因其核心的社会主导价值,收入和财富的公平,是其追求的目标;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因社会稳定的需要,建立了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