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宅邸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见过伯爷。”
“叩见伯爷。”
刘泽清的伯爵其实在崇祯被围时就是已经封授,当时崇祯皇帝已经知道刘泽清未从山东北上,而是选择了南逃。
这种背叛的行径在崇祯朝的武将身上已经非是第一次,是以崇祯不仅不怒,反而想着要拉拢刘泽清这种不听话的军头。
对听话的军头,崇祯的态度就是用到死为止,对不听话的,则是一再隐忍。
左良玉那德性的,不要说在嘉靖或万历朝早就人头落地,就算换了天启朝,十个左良玉也被逮拿问罪了。
未必左良玉真的敢造反,未必他造反会有多少兵马追随?
左良玉的兵又不是东江兵,孔有德几个能带着东江兵造反是有原因的。东江逃民都是九死一生从辽东各处跑出来的难民,原本就经历生死考验,在东江镇又经过多年苦战和断粮之危,身边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所有的亲朋好友差不多都死光了。他们眼里只剩下东江镇,整个大明体系对他们的约束极低,甚至是毫无约束。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崇祯没有当即表态替毛申冤,这等于是天子亲手斩断了东江镇对大明的最后一丝忠诚。
皮岛一裂为四,最终被后金攻克,就是东江镇已经失了志气和忠诚的原故。
而身为客兵久居登莱一带,被当地官员打压防患,被士绅排挤压制,甚至当地百姓也是对辽民客军极为不友好。
吴桥兵变之前,东江兵就已经满腹怨气,不光是对大明朝堂和天子,对山东地方的百姓也是充满戾气。
这也是兵变之后,东江兵在登莱一带杀戮甚重的原因,原本就已经怨气满腹了。
左良玉的兵又不是东江兵,对朝廷又无怨气,想带着麾下兵马冒着被剿灭的危险跟着造反,其怕是没有那么大的威望。
崇祯对武将极为放纵,对文官则是说杀便杀,两相对比的纵容之下,武将越来越跋扈难制,甚至杨嗣昌这种阁老出为督师都压不服诸将,若左良玉和贺人龙等人能事事听令,不以私心而是以国事为重,怕是张献忠就被彻底剿灭,李自成无人呼应,怕也大事难成。
倒是孙传庭出山之后,立刻设法将贺人龙这个同样不听话的悍将诱杀,也算是替多少被其残害的百姓出了口气。
刘泽清对百姓的祸害甚至还超过贺人龙和左良玉,官兵纪律之坏,这几个人算是其中翘楚人物。
封爵之后,总兵一职就不够瞧了,是以现在所有人对刘泽清俱是以爵位相称。
这也是和刘泽清现在的地位相对称,其麾下精兵十余营,分属一群亲信将领,直属的亲兵家丁也有一营之多,这在此前也是不可想象之事。
其余兵马也已经扩充到七八万人,此时的淮安府面积超过三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五六百万,就纯以此一地养兵也可养兵十万,何况还有朝廷下发的钱粮军饷。
刘泽清决心将兵力扩充到十万以上,麾下总兵都会超过三十人,想想自己在一年之前不过是山东镇一镇总兵,短短一年之间俨然就是天下强藩,就算是天子也是自己拥立,可以视为门生,想到这里,感觉自家人生际遇之奇,简直是无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见过伯爷。”
“叩见伯爷。”
刘泽清的伯爵其实在崇祯被围时就是已经封授,当时崇祯皇帝已经知道刘泽清未从山东北上,而是选择了南逃。
这种背叛的行径在崇祯朝的武将身上已经非是第一次,是以崇祯不仅不怒,反而想着要拉拢刘泽清这种不听话的军头。
对听话的军头,崇祯的态度就是用到死为止,对不听话的,则是一再隐忍。
左良玉那德性的,不要说在嘉靖或万历朝早就人头落地,就算换了天启朝,十个左良玉也被逮拿问罪了。
未必左良玉真的敢造反,未必他造反会有多少兵马追随?
左良玉的兵又不是东江兵,孔有德几个能带着东江兵造反是有原因的。东江逃民都是九死一生从辽东各处跑出来的难民,原本就经历生死考验,在东江镇又经过多年苦战和断粮之危,身边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所有的亲朋好友差不多都死光了。他们眼里只剩下东江镇,整个大明体系对他们的约束极低,甚至是毫无约束。
袁崇焕杀毛文龙后,崇祯没有当即表态替毛申冤,这等于是天子亲手斩断了东江镇对大明的最后一丝忠诚。
皮岛一裂为四,最终被后金攻克,就是东江镇已经失了志气和忠诚的原故。
而身为客兵久居登莱一带,被当地官员打压防患,被士绅排挤压制,甚至当地百姓也是对辽民客军极为不友好。
吴桥兵变之前,东江兵就已经满腹怨气,不光是对大明朝堂和天子,对山东地方的百姓也是充满戾气。
这也是兵变之后,东江兵在登莱一带杀戮甚重的原因,原本就已经怨气满腹了。
左良玉的兵又不是东江兵,对朝廷又无怨气,想带着麾下兵马冒着被剿灭的危险跟着造反,其怕是没有那么大的威望。
崇祯对武将极为放纵,对文官则是说杀便杀,两相对比的纵容之下,武将越来越跋扈难制,甚至杨嗣昌这种阁老出为督师都压不服诸将,若左良玉和贺人龙等人能事事听令,不以私心而是以国事为重,怕是张献忠就被彻底剿灭,李自成无人呼应,怕也大事难成。
倒是孙传庭出山之后,立刻设法将贺人龙这个同样不听话的悍将诱杀,也算是替多少被其残害的百姓出了口气。
刘泽清对百姓的祸害甚至还超过贺人龙和左良玉,官兵纪律之坏,这几个人算是其中翘楚人物。
封爵之后,总兵一职就不够瞧了,是以现在所有人对刘泽清俱是以爵位相称。
这也是和刘泽清现在的地位相对称,其麾下精兵十余营,分属一群亲信将领,直属的亲兵家丁也有一营之多,这在此前也是不可想象之事。
其余兵马也已经扩充到七八万人,此时的淮安府面积超过三万平方公里,人口有五六百万,就纯以此一地养兵也可养兵十万,何况还有朝廷下发的钱粮军饷。
刘泽清决心将兵力扩充到十万以上,麾下总兵都会超过三十人,想想自己在一年之前不过是山东镇一镇总兵,短短一年之间俨然就是天下强藩,就算是天子也是自己拥立,可以视为门生,想到这里,感觉自家人生际遇之奇,简直是无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