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平叛组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一日后,赵期昌在登州卫临近山区的后千户所新垦军田周边找到视察的赵炳然。
登莱可以开垦大量的梯田,还有大量的盐碱地、沙地可以开发,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整理、休养、改造。别说以后开垦出来的大量土地,就是现在已开垦出来的梯田、沙质盐碱地都对目前军中粮饷亏空问题没有一点裨益。
原因太简单,一来是这类土地产出太低可以忽略;二来是几年后即便稍有产出,但最关键的一点大家不要忘了,赵期昌新开垦的军田能免税十年,其他军户的新田自然有十年免税优惠(当然,该给赵期昌的租子、保护费不能少)。
田垄边的缓坡上,赵炳然坐在马扎上伸手在一堆干柴枯枝火焰上烘烤,垂眉笑着:“梅川好灵通的消息,老夫也是近日才获悉朝中安排。”
赵期昌已在赵炳然的主持下冠礼、成婚,一切不过是个形势罢了,与过去相比较,不过是在姓、名、号外,又多了个一个称呼:字严明。
按着赵氏子弟以‘明’作为表字必用字的传统,赵期昌将最好的辅明、弼明给了两个弟弟,以至于他的表字成了问题。要压过两位弟弟,还不能跟祖上各种启明、卫明、景明、强明重叠……所以他拿朱应奎给出的预选中,选了一个‘严明’凑合着用。
反倒是赵炳然,反复斟酌认为应该以‘公明’作为赵期昌的字,可这两个字份量太重。在道门看来,北宋半途夭折的原因就是赵氏皇族以国运硬是堆出一个祖神赵公明。国运消耗过重,还没休养过来,就在靖康之变中进入衰败期。
就是因为‘严明’压不住‘辅明’、‘弼明’,赵炳然也不认可‘严明’这个折中的字,始终以赵期昌的号称呼赵期昌。
说实在的,赵严明,远远不如赵鼎明来的有响亮有寓意。
二月初的山坡已消去积雪,早春耐寒的植物已铺满了薄薄一层新绿。
赵炳然调侃一声,谁都知道赵期昌的老师在兵部职方司做事,军事方面的信息赵期昌获知速度不比山东巡抚慢。
故而,又问赵期昌:“那梅川说说,如何平定那鉴之乱。”
赵期昌微微努嘴:“剑门先生,容晚辈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平叛云南土司,只能靠外人,不能靠云、贵、川东、广西诸土司兵。”
赵炳然微微颔首:“老夫也是如此做想,梅川索性一并说出,不日老夫赶赴历城时与徐子直说说。若是有必要,该调的兵马还是要调,平叛历来就是拿银饼子飘水花的事儿,把事情办成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怕平叛耗费钱粮多,你若省钱不能一拳打死叛军,那今后断断续续砸进去的钱才是海量!现在朝廷不景气,没多少积蓄,可历来打仗都是做好准备,拉开架势后一招制敌。
那种犹犹豫豫,今天派一千,后天加五百的做事风格,只会养出一支经验丰富的叛军。政治、舆论影响更是恶劣,会有一种平叛能力低下、军事组织整体堕落、腐化的形象。
而这才是在致命的,软弱无能的军事形象,会滋生更多的野心之徒;只有高效的扑杀叛乱效率,才能吓住那些身怀野心之辈,让这类人为朝廷所用。
立国至今一百八十年,几乎年年都有战事,在平叛一事上地方上、中枢可谓是手段娴熟,自然会算其中的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一日后,赵期昌在登州卫临近山区的后千户所新垦军田周边找到视察的赵炳然。
登莱可以开垦大量的梯田,还有大量的盐碱地、沙地可以开发,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整理、休养、改造。别说以后开垦出来的大量土地,就是现在已开垦出来的梯田、沙质盐碱地都对目前军中粮饷亏空问题没有一点裨益。
原因太简单,一来是这类土地产出太低可以忽略;二来是几年后即便稍有产出,但最关键的一点大家不要忘了,赵期昌新开垦的军田能免税十年,其他军户的新田自然有十年免税优惠(当然,该给赵期昌的租子、保护费不能少)。
田垄边的缓坡上,赵炳然坐在马扎上伸手在一堆干柴枯枝火焰上烘烤,垂眉笑着:“梅川好灵通的消息,老夫也是近日才获悉朝中安排。”
赵期昌已在赵炳然的主持下冠礼、成婚,一切不过是个形势罢了,与过去相比较,不过是在姓、名、号外,又多了个一个称呼:字严明。
按着赵氏子弟以‘明’作为表字必用字的传统,赵期昌将最好的辅明、弼明给了两个弟弟,以至于他的表字成了问题。要压过两位弟弟,还不能跟祖上各种启明、卫明、景明、强明重叠……所以他拿朱应奎给出的预选中,选了一个‘严明’凑合着用。
反倒是赵炳然,反复斟酌认为应该以‘公明’作为赵期昌的字,可这两个字份量太重。在道门看来,北宋半途夭折的原因就是赵氏皇族以国运硬是堆出一个祖神赵公明。国运消耗过重,还没休养过来,就在靖康之变中进入衰败期。
就是因为‘严明’压不住‘辅明’、‘弼明’,赵炳然也不认可‘严明’这个折中的字,始终以赵期昌的号称呼赵期昌。
说实在的,赵严明,远远不如赵鼎明来的有响亮有寓意。
二月初的山坡已消去积雪,早春耐寒的植物已铺满了薄薄一层新绿。
赵炳然调侃一声,谁都知道赵期昌的老师在兵部职方司做事,军事方面的信息赵期昌获知速度不比山东巡抚慢。
故而,又问赵期昌:“那梅川说说,如何平定那鉴之乱。”
赵期昌微微努嘴:“剑门先生,容晚辈说句不中听的话,这平叛云南土司,只能靠外人,不能靠云、贵、川东、广西诸土司兵。”
赵炳然微微颔首:“老夫也是如此做想,梅川索性一并说出,不日老夫赶赴历城时与徐子直说说。若是有必要,该调的兵马还是要调,平叛历来就是拿银饼子飘水花的事儿,把事情办成比什么都重要。”
不要怕平叛耗费钱粮多,你若省钱不能一拳打死叛军,那今后断断续续砸进去的钱才是海量!现在朝廷不景气,没多少积蓄,可历来打仗都是做好准备,拉开架势后一招制敌。
那种犹犹豫豫,今天派一千,后天加五百的做事风格,只会养出一支经验丰富的叛军。政治、舆论影响更是恶劣,会有一种平叛能力低下、军事组织整体堕落、腐化的形象。
而这才是在致命的,软弱无能的军事形象,会滋生更多的野心之徒;只有高效的扑杀叛乱效率,才能吓住那些身怀野心之辈,让这类人为朝廷所用。
立国至今一百八十年,几乎年年都有战事,在平叛一事上地方上、中枢可谓是手段娴熟,自然会算其中的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