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5章 平叛组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济账、政治账。那种战事爆发,户部抱着国库不掏钱,要逼着皇帝掏内帑的可笑、荒唐事情现在还没人敢干。

赵期昌挺直腰背,将自己思虑良久的分析缓缓讲出:“晚辈所言西南土司不可信,原因简单而明了。剑门先生是川人,理应知道土司想要什么。土司爱朝廷的赏赐,却不爱入朝或入京营做事,因为这不自在,哪有在西南当山大王来的舒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土司狼兵多听任于东南,非是彼适应东南气候、不习北方水土之故,实属不愿受王法督管罢了。”

“是故,朝廷要平叛那鉴,西南土司出工不出力则是必然;在西南土司看来,那鉴或许该杀,但那氏领土、部众就该分而赏赐有功各家,而这明显与朝廷大政不符。西南土司心中所愿所求,朝廷却不许,那必然无有为朝廷效死的理由。”

赵期昌顿了顿,见赵炳然捋清思路向他微微颔首后,又说:“如今各地都有灾情,若是西南能延长战事,效力军前的各部土司都可获得朝廷的补益、恩赏,而西南物资转运艰难,这无数人掺合到物资转运一事中,必然也是不乐意快速结束战事的。故而,晚辈敢保证,此番平叛西南土兵靠不住。”

抚须,赵炳然反问:“梅川可知四川一省不计土兵,光是汉兵能有多少?”

赵期昌怎么知道,赵炳然缓缓道出:“四川兵马十七万,汉兵足有十一万!老夫抽调川兵三万,选出两营精锐,足以击破那鉴。”

看赵炳然说的理直气壮仿佛跟着真的一样,赵期昌面无表情,心中更无点滴波澜:“先生,四川汉兵动弹不得。否则扑灭云南那鉴,转眼间四川松藩又会作乱。休说是四川之兵,晚辈斗胆以为,就连贵州兵马,剑门先生与徐参政也难调万余兵马。”

赵炳然干笑两声,又问:“那梅川为何执意认为应该北兵南调?要知这路途遥远,北兵素来不习西南烟瘴、水土,这调兵于情于理,都站不脚。”

“先生,西南战事多是西南五省集兵聚力而战,以至于五省之兵只知五省强弱,却不知天下之兵强弱。今番,若剑门先生督率北军转战西南大胜那鉴,那足以威慑西南各土司,不说十年,五年内能保西南平宁。”

西南土司与当地汉兵知根知底,一个个看对方都觉得不以为然,都看不起对方就会造成一个可怕的现象,那就是相互藐视,并不断升温使得势态越来越严重。而土汉兵之间的矛盾,则是滋生土司叛乱的温床。

现在调北兵赶赴西南平叛,就是警告西南土司都老实点,那鉴造反害的朝廷被动不假,可收拾那鉴没必要全靠你们,我自己也是能收拾的。能收拾那鉴,那也能收拾你,都一个个老老实实做事……

赵期昌继续补充道:“土司兵多在东南沿海效力,熟知南兵秉性,却不知北兵。以北兵之坚固,足以使那鉴一党化为齑粉!有那鉴前车之鉴,西南土司必然生畏于北兵。今后朝廷调遣,西南土司不敢不服。”

他再给赵炳然算政治账,当然了这种算法肯定存在言语上正常的夸张修饰。

不可能赵期昌怎么说赵炳然就怎么信,赵期昌所讲只是北兵南调并成功平叛的一系列好处。值得参考,却不能傻傻的认为北兵南调一定会成功平叛。

只要能成功平叛,那一切钱粮损耗朝廷那里都是可以原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