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人物共处】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走下坡路了。
其实齐桓公葵丘会盟上的表现,让诸侯已经心生不忿了。
“(齐桓公)益有骄色,诸侯颇有叛者。”—《史记》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周朝太宰周公孔,葵丘会盟结束后,齐桓公提议诸侯在葵丘再停留一段时间,到秋天再举行一次盟誓仪式,而周公孔王室代表的任务已经完成,于是他就先行离开,回去洛邑。结果,半路遇到了晋国国君晋献公,晋献公也是来参加会盟的。周公孔告知他首次会盟已经结束了。晋献公显得非常惋惜,他叹息说这都是因为我们晋国偏僻,我又生了病,所以来迟了,没能准时参加这次盛会,真是无缘啊!
周公孔的劝慰别具深意,“君侯不必懊恼,如今的齐侯自恃功高,洋洋自得,没能参加这样的会盟,又有什么后悔难过的呢?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现在齐国已经到了亏溢的边缘了!您不参与这样的会盟,齐侯又能把您怎么样呢?”
晋献公眉头微皱。
“君侯还是应该安定国内的祸乱呀!”周公孔又说道。
晋献公一愣,随即施礼,他真就命御者回辕,回去晋国了!
在齐桓公主导的历次诸侯会盟中,晋国一直没有列席,似乎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其实,晋国是春秋时代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如果单以春秋中后期而论,我们甚至还可以把“之一”两字去掉。
不过,这样一个强国,它的诞生却缘于一句玩笑。
这一切还要从唐叔虞说起。
~~剪桐封弟~~
唐叔虞,周武王幼子,传说他的母亲邑姜怀孕时,周武王梦到上天对他说:“我赐给你个儿子,名叫虞,我要让他做唐国的君主!”等到邑姜分娩后,果然是个儿子,而且手心中有“虞”字纹路,于是周武王就以此为儿子取名。
周武王驾崩后,周成王即位,年轻的成王与弟弟虞玩游戏,成王将一片桐树叶削成珪(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拿的一种玉器)的形状递给虞,并说:“我封你做诸侯!”这时在一旁的史官立即将此事记载了下来,还问周成王准备在什么时候分封,周成王赶紧解释说我是跟他逗着玩哩,史官回答道:“天子无戏言,只要说过的话,史官都会如实记载,按照礼节完成,还要奏乐章歌颂!”周成王无奈,就将唐封给了虞,这也是唐叔虞称呼的由来。
这就是“剪桐封弟”的故事。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过,但是如果就这么轻易地认为唐叔虞得到封国真是因为一片桐叶的话,那就太不了解分封制的真谛了。
在此之前,唐国原本是唐尧后裔的封国,大致在今天的山西翼城、襄汾一带,居民多是夏人之后狄人。周朝建立十余年后,唐国发生了叛乱,威胁到周王室对于河东一带的控制,后来周公旦亲率军队平定了唐国的叛乱,并将部分唐国百姓迁到杜地(今陕西西安一带),然后把周室子孙填充进来。周成王将弟弟分封在唐国,是为了快速稳定这里的局势,进一步控制河东地区,拱卫京师。
也就是说唐叔虞是带着艰巨任务就任唐国国君的,他也确实没有辜负兄长的信任,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针,很快稳定了地域局势,这一方针也成为了晋国的传统国策,直接影响了晋国未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形成了三晋文化体系中尚功、尚法、尚贤的特色。而且唐叔虞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在他就国的第二年就培育出了嘉禾,也就是一禾两穗、两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等生长茁壮的禾稻,古代被称为天下太平的祥瑞,这个确实称得上祥瑞,无论什么时代粮食高产都是天下安定的基础。唐叔虞将嘉禾敬献给周成王,周成王特将嘉禾馈赠给周公旦,并写诗《馈禾》,周公旦接到嘉禾后,欣喜万分,也写了一首诗《嘉禾》赞美成王之命。
唐叔虞去世后,其子燮父继位,为把都城建在了晋水,于是改国号为晋。不过人们依然把唐叔虞视为晋国的首位国君。在今天的山西太原市悬瓮山就有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祖祠—晋祠,就是为纪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