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人物共处】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
晋国沿着唐叔虞的国策稳步发展,国势日渐强盛,到周宣王时期,晋献侯曾跟随周宣王征伐凤夷,晋军连下两邑,大获全胜,周宣王赏赐弓箭、良马、美酒以示褒奖,晋献侯为了颂扬天子的恩德,特地铸造两套十六枚编钟记载此事,称为“王赐苏钟”,晋人大出风头,晋军威名远扬。
晋国军事强盛的由来已久,因为晋国从立国之初就在跟狄戎打交道,晋国不仅处在狄戎之间,而且他们身上也流淌着狄戎的血液,身处虎狼之地,必有虎狼之
有一件事则足以说明晋人的虎狼之性。晋献侯死后,其子晋穆侯即位。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晋国奉天子召令讨伐条戎,不料惨败而归,晋穆侯深以为耻,恰巧此时他的夫人齐姜生下儿子,晋穆侯就为儿子取名“仇”,并立为世子,以表示永不忘记耻辱。三年后,晋穆侯又讨伐北戎,两军在千亩交战,晋军大获全胜,此时齐姜又生下第二个儿子,晋穆侯于是给儿子取名“成师”,以庆祝这场胜利。
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然而身为世子的仇却没能继位,晋穆侯的弟弟以兄终弟及的方式成为晋国国君,晋国的嫡长子继承制第一次被打破。世子仇出奔避难,但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四年后的姬仇回到晋国,向叔叔举起了复仇之剑。叔叔被袭杀,世子仇自立为国君,即晋文侯,追叔叔谥号为殇,史称晋殇叔。
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之一,周朝“二王并立”的局面正是结束于晋文侯之手,公元前750年,周蠧hong王执政的二十年,晋文侯为了晋国的利益,趁其巡视北虢时以周蠧hong王没有继承大统的权力为由袭杀之。周平王为了嘉奖晋文侯之功,特地作文《文侯之命》,并赐他“秬鬯一卣;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弓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笔者解释一下这些赏赐都是什么意思:秬,就是黑色的小米,在古人眼中这是最好的小米了,秬鬯是黑小米加郁金香草酿造的酒。卣就是盛酒的器皿,这三样都是祭祀用的,另外根据周礼要求,赐秬鬯时还要赐圭瓒,这是以玉为柄盛祭祀用酒的勺子。彤卢弓矢就是红色和黑色的弓箭,是 征伐诸侯所用。周平王赞扬晋文侯是促成他安于王位的人,勉励晋文侯能像周文王、周武王时的贤哲们一样尽心辅佐王室,继承列祖列宗的美德,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晋文侯在汾水流域的扩张,也得到了周王室的默许。
比较常见的的卣,器形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
著名的商虎食人卣,共有两件,但都流到了国外,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至于这个造型表达的什么意思尚无定论,有人认为,虎是东夷某氏族的图腾,虎食人则表示把俘虏献给图腾神。有人认为这是虎神食恶鬼,意在驱邪求吉。还有人认为这表现得是天人合一,人物共处。
同兄长晋文侯一样,弟弟成师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世子伯即位,即晋昭侯,晋昭侯在即位的第二年将叔叔成师封于曲沃(今天山西曲沃),因为成师去世后谥号“桓”,故他被称为曲沃恒叔。公族受封再正常不过了,然而问题是曲沃比晋国都城翼城(今天山西翼城县)还要大。
当时晋国大夫师服就劝谏晋昭侯“本末不能倒置”。师服是“本末论”的提出者,君权为本,从属的一级权力为末,“国家之立,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而且师服之前就对晋文侯和曲沃桓叔姬的名字表示过担忧:“取名表示一定的意义,意义产生礼仪,礼仪是政事的骨干,政事端正民众。政事没有失误民众就服从,相反就发生动乱(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相爱的夫妻叫妃,相怨的夫妻叫仇,这是古人所命名的方法,国君给世子取名仇,世子的兄弟却叫做成师,这就是开始预示祸乱了,做兄长的恐怕要被废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