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私有制】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大周出现了“二王并立”的景象。周携王即位之后,重修鄚阳城(在今天河北任丘境内,姬余臣最早的封国即莫国),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启用商人发展实业,结好大尧大舜遗族,与楚国、燕国、齐国都有交好,并和晋国搭上了关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的二十一年后,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威胁到了晋国向东北扩张战略,因此晋文侯趁周携王巡视虢国时,以周携王无权继承大统为理由将其袭杀。周平王欢喜雀跃,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人的功绩。晋文侯因此获得 了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焉始启于京师”。
甚至有学者考证认为,周携王其实才是周朝正统天子,周平王是在晋文侯杀死周携王之后才继承君位的,在这之前他一直寄居于申国,诸侯对这样一个有着沟通外敌、弑父杀弟的废太子并不认可,直到他以让出西周领土的代价换取诸侯的支持,才得以登上君位。之后他又毁掉周携王的都城,命史官消除一切关于周携王的文字记载,并伪造历史,把周携王执政时间算在自己的头上,以掩盖自己伪政权出身。从此后凡是周携王的事情再无人敢提及,包括他的莫国,因此留下“讳莫如深”这句成语。
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周平王所建立的东周低开低走已是不争的事实,诸侯对王室的蔑视和践踏也是必然的。制度的设计终究拦不住时代的节奏,以及统治者自身的举措。日渐式微的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战争的对象已经不仅仅限于对抗正统的边缘民族。井田制渐渐瓦解,宗法制日益破碎,礼乐制开始崩溃,按部就班的程式化被打破了。
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乱世”到来了!
称呼也是门学问`~~
先从姓名开始说起吧。
如今,陌生人见面,常常会礼貌地先问一声,“ “您贵姓?”
“免贵姓王。”“免贵姓唐。”“免贵姓徐。”被问者也会谦逊地说出自己的“姓”。
不过,在春秋战国早期,“王”、“唐”、“徐”这些并不是“姓”,而是“氏”。在彼时,“姓”和“氏”是有区分的。
“姓”,望文生义,“女”“生”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人们根据典籍整理出来的古姓大约二十几个,其中一半都带有“女”字旁,所谓上古八姓“姬、姜、妫、姒、嬴、姞、妘、姚”都有这个特点。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姓”应该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主要是别种族,别婚姻,明世系。
随着母系氏族社会过渡至父系氏族社会,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一个家族往往会分散成若干部落散居各处,这些部落除了保留“姓”外,还会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随着时间推移,部落之间或征伐、或联合,城邦和国家先后出现,“氏”也开始多样化起来:有人以国名为氏,有人以采邑为氏,有人以职官为氏,还有不少以居住地为氏。
不过“姓氏”的集中爆发期是在实施宗法制的周朝,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具备了政治和社会基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左传》
周天子坐镇国都,是为天下的大宗,代表始祖的“姓”,他分封亲属及功臣建立诸侯国,除他之外的王室诸子都是小宗,“胙之土而命之氏”,他们都是大宗的从属。“因生以赐姓”,其实就是在强调每一个受封小宗与始祖的从属关系,所以“姓可以呼氏,氏不可以呼姓”。
周天子的嫡长子成为储君,称为太子,他是要继承王位的,其余的儿子统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子和王孙统称王族子弟。诸侯的储君称为世子(也可称为太子),除了世子外均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子和公孙统称公族子弟。王族和公族还延用父祖的氏,不过王孙、公孙的子孙就不再属于王公之族,他们需要别出其他方式命氏,比如有封邑可以按封邑为氏,还可以用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最典型的就是郑国“七穆”,这是从郑穆公七个儿子派生出的强大政治势力,郑穆公是国君,他的儿子称为公子,如公子喜(字子罕),公子騑(字子驷),公子发(字子国);他的孙子称为公孙,如公孙舍之(公子喜的儿子),公孙夏(公子騑的儿子),公孙侨(公子发的儿子;到了再下一代的子孙就必须别出命氏了,如公子发的孙子国参,公子騑的孙子驷带,公子喜的孙子罕虎都是以其祖父的字为氏。
第(3/3)页
),大周出现了“二王并立”的景象。周携王即位之后,重修鄚阳城(在今天河北任丘境内,姬余臣最早的封国即莫国),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启用商人发展实业,结好大尧大舜遗族,与楚国、燕国、齐国都有交好,并和晋国搭上了关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的二十一年后,其日益强大的国力威胁到了晋国向东北扩张战略,因此晋文侯趁周携王巡视虢国时,以周携王无权继承大统为理由将其袭杀。周平王欢喜雀跃,挥笔写下《文侯之命》表彰晋人的功绩。晋文侯因此获得 了拥立周平王的投名状,“晋人焉始启于京师”。
甚至有学者考证认为,周携王其实才是周朝正统天子,周平王是在晋文侯杀死周携王之后才继承君位的,在这之前他一直寄居于申国,诸侯对这样一个有着沟通外敌、弑父杀弟的废太子并不认可,直到他以让出西周领土的代价换取诸侯的支持,才得以登上君位。之后他又毁掉周携王的都城,命史官消除一切关于周携王的文字记载,并伪造历史,把周携王执政时间算在自己的头上,以掩盖自己伪政权出身。从此后凡是周携王的事情再无人敢提及,包括他的莫国,因此留下“讳莫如深”这句成语。
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周平王所建立的东周低开低走已是不争的事实,诸侯对王室的蔑视和践踏也是必然的。制度的设计终究拦不住时代的节奏,以及统治者自身的举措。日渐式微的周天子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战争的对象已经不仅仅限于对抗正统的边缘民族。井田制渐渐瓦解,宗法制日益破碎,礼乐制开始崩溃,按部就班的程式化被打破了。
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四射的“乱世”到来了!
称呼也是门学问`~~
先从姓名开始说起吧。
如今,陌生人见面,常常会礼貌地先问一声,“ “您贵姓?”
“免贵姓王。”“免贵姓唐。”“免贵姓徐。”被问者也会谦逊地说出自己的“姓”。
不过,在春秋战国早期,“王”、“唐”、“徐”这些并不是“姓”,而是“氏”。在彼时,“姓”和“氏”是有区分的。
“姓”,望文生义,“女”“生”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也就是说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人们根据典籍整理出来的古姓大约二十几个,其中一半都带有“女”字旁,所谓上古八姓“姬、姜、妫、姒、嬴、姞、妘、姚”都有这个特点。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姓”应该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其作用主要是别种族,别婚姻,明世系。
随着母系氏族社会过渡至父系氏族社会,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一个家族往往会分散成若干部落散居各处,这些部落除了保留“姓”外,还会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随着时间推移,部落之间或征伐、或联合,城邦和国家先后出现,“氏”也开始多样化起来:有人以国名为氏,有人以采邑为氏,有人以职官为氏,还有不少以居住地为氏。
不过“姓氏”的集中爆发期是在实施宗法制的周朝,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具备了政治和社会基础。“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左传》
周天子坐镇国都,是为天下的大宗,代表始祖的“姓”,他分封亲属及功臣建立诸侯国,除他之外的王室诸子都是小宗,“胙之土而命之氏”,他们都是大宗的从属。“因生以赐姓”,其实就是在强调每一个受封小宗与始祖的从属关系,所以“姓可以呼氏,氏不可以呼姓”。
周天子的嫡长子成为储君,称为太子,他是要继承王位的,其余的儿子统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子和王孙统称王族子弟。诸侯的储君称为世子(也可称为太子),除了世子外均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子和公孙统称公族子弟。王族和公族还延用父祖的氏,不过王孙、公孙的子孙就不再属于王公之族,他们需要别出其他方式命氏,比如有封邑可以按封邑为氏,还可以用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最典型的就是郑国“七穆”,这是从郑穆公七个儿子派生出的强大政治势力,郑穆公是国君,他的儿子称为公子,如公子喜(字子罕),公子騑(字子驷),公子发(字子国);他的孙子称为公孙,如公孙舍之(公子喜的儿子),公孙夏(公子騑的儿子),公孙侨(公子发的儿子;到了再下一代的子孙就必须别出命氏了,如公子发的孙子国参,公子騑的孙子驷带,公子喜的孙子罕虎都是以其祖父的字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