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宗族】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再比如周公受封于鲁国,但因为他要留在镐京辅政,就由其长子伯禽代为就国,伯禽就是姬姓鲁氏。到了鲁桓公时代,桓公的嫡长子同继承君位,另外三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则别出小宗,即孟氏、叔孙氏、季氏。之后季氏又派生出小宗公父氏,孟氏派生出小宗南宫氏,叔孙氏派生出小宗叔仲氏。
之所以在这里举出“三桓”“七穆”这两个例子,主要因为他们还体现了另一个字——“族”。相对于一个宗族而言,别而称之为氏,合而称之为族,郑国罕氏、驷氏、国氏等七家虽然是各自为氏,但合起来称为“七穆”,季氏、孟氏、叔孙氏也是各自为氏,但合起来称为“三桓”,“三桓”“七穆”就是“族”,同样的还有宋国的“戴族”和“桓族”。共同的亲缘关系,相同的利益诉求使他们结为一体,成为左右国家的强大政治力量。
但不管郑国七穆还是鲁国三桓,他们的“氏”如何变化,姬姓这个“始祖”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正因为如此,姓才有别种族、别婚姻、明世系的作用。同姓百世不婚,自然只能和异姓联姻,这样既明确了嫡庶有别,保证小宗从属大宗,又便于有效建立与异姓间的姻亲联系(实质上是异姓依附同姓的统属关系)。另外在同姓之中,还有正姓和庶姓之分,也是为了强调小宗服从大宗、异姓依附同姓的宗法
接下来,我们看点有趣的:千变万化的“氏”。
如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室后代,为公孙氏,所以称卫鞅或者公孙鞅,入秦后,秦国将商地(今天陕西商洛)封给他,所以他又以封邑为氏,称为商鞅。
同样比较典型的还有晋国的荀氏和范氏。
荀氏别出于原氏,原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十六子受封原国(今天河南济源西北一带),位列伯爵,故称原伯。到公元前七世纪,原伯的后人原黯到晋国为大夫,此时晋武公刚灭掉荀国(今山西襄汾境内),就把此地封给了原黯为采邑,原黯就以采邑为氏,因为他字息,故人们称他为荀息。荀息的儿子逝敖依然以荀为氏,但到了孙辈,却化生出了三个氏:长孙荀林父曾出任中行将(“行”是一种军队建制),就以官职“中行”为氏;次孙荀骓因为受封于程地,就以“程”为氏,他是晋国程氏始祖;幼孙荀首也是以封邑为氏,他受封智邑(今山西永济境内),于是荀首成为智氏始祖。
说到范氏,就必须提到一个人,范会。
但是,在史书中他又被称作士会,随会,随季,士季,范季,范子,随武子,范武子。
看着头都大了。
但是我们理一理,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士会是大尧后裔,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先秦时代称氏不称姓,所以叫“士会”。至于称“范会”,“随会”,那是因为士会曾先后受封于随地和范地,所以他的后人有以随为氏,有以范为氏,也有继续以士为氏,另外士会还有一个儿子最后落户秦国,他选择以“刘”为氏,这是因为从士会往前追朔,他的N世祖叫做刘累的缘故。
所以,如果一位姓程的说他和姓荀的是本家,或者姓刘的说他和姓范的是本家,大家不必感到奇怪,因为他们真有可能拥有共同的祖
同姓不同氏很常见,氏同姓不同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如果同时有两个来自春秋中叶的栾氏贵族站在你的面前,一个人自我介绍他是栾盈,另一个说自己是栾灶,你会怎么判断?
既然同为栾氏,两人应该是一家子的吧。
错了。
其实栾盈来自晋国,他是晋国第六代国君晋靖侯的后人,晋靖侯有一个孙子叫做宾,被封在栾邑(今天河北栾城一带),宾的后人就以封邑为氏,称栾氏。
而栾灶来自齐国,他是齐国第二十二代国君齐惠公的后人,齐惠公有一个儿子名叫坚,字子栾,其后人是以他的字为氏,也是栾氏。
晋国的建立者是周武王的幼子唐叔虞,是黄帝的后裔,为姬姓;齐国的建立者是吕尚,是炎帝的后裔,为姜姓。也就是说栾盈和栾灶虽然都是栾氏,但却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不过也有学者考证认为炎黄二帝本出一脉,所以如果现在有两个姓栾的陌生人坐到一起称兄道弟,我们尽可以打趣他们,两位不一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应该往上追溯,五千年前是一家。
还有前文提到荀氏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再比如周公受封于鲁国,但因为他要留在镐京辅政,就由其长子伯禽代为就国,伯禽就是姬姓鲁氏。到了鲁桓公时代,桓公的嫡长子同继承君位,另外三个儿子庆父、叔牙、季友则别出小宗,即孟氏、叔孙氏、季氏。之后季氏又派生出小宗公父氏,孟氏派生出小宗南宫氏,叔孙氏派生出小宗叔仲氏。
之所以在这里举出“三桓”“七穆”这两个例子,主要因为他们还体现了另一个字——“族”。相对于一个宗族而言,别而称之为氏,合而称之为族,郑国罕氏、驷氏、国氏等七家虽然是各自为氏,但合起来称为“七穆”,季氏、孟氏、叔孙氏也是各自为氏,但合起来称为“三桓”,“三桓”“七穆”就是“族”,同样的还有宋国的“戴族”和“桓族”。共同的亲缘关系,相同的利益诉求使他们结为一体,成为左右国家的强大政治力量。
但不管郑国七穆还是鲁国三桓,他们的“氏”如何变化,姬姓这个“始祖”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正因为如此,姓才有别种族、别婚姻、明世系的作用。同姓百世不婚,自然只能和异姓联姻,这样既明确了嫡庶有别,保证小宗从属大宗,又便于有效建立与异姓间的姻亲联系(实质上是异姓依附同姓的统属关系)。另外在同姓之中,还有正姓和庶姓之分,也是为了强调小宗服从大宗、异姓依附同姓的宗法
接下来,我们看点有趣的:千变万化的“氏”。
如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他原本是卫国公室后代,为公孙氏,所以称卫鞅或者公孙鞅,入秦后,秦国将商地(今天陕西商洛)封给他,所以他又以封邑为氏,称为商鞅。
同样比较典型的还有晋国的荀氏和范氏。
荀氏别出于原氏,原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的第十六子受封原国(今天河南济源西北一带),位列伯爵,故称原伯。到公元前七世纪,原伯的后人原黯到晋国为大夫,此时晋武公刚灭掉荀国(今山西襄汾境内),就把此地封给了原黯为采邑,原黯就以采邑为氏,因为他字息,故人们称他为荀息。荀息的儿子逝敖依然以荀为氏,但到了孙辈,却化生出了三个氏:长孙荀林父曾出任中行将(“行”是一种军队建制),就以官职“中行”为氏;次孙荀骓因为受封于程地,就以“程”为氏,他是晋国程氏始祖;幼孙荀首也是以封邑为氏,他受封智邑(今山西永济境内),于是荀首成为智氏始祖。
说到范氏,就必须提到一个人,范会。
但是,在史书中他又被称作士会,随会,随季,士季,范季,范子,随武子,范武子。
看着头都大了。
但是我们理一理,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士会是大尧后裔,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先秦时代称氏不称姓,所以叫“士会”。至于称“范会”,“随会”,那是因为士会曾先后受封于随地和范地,所以他的后人有以随为氏,有以范为氏,也有继续以士为氏,另外士会还有一个儿子最后落户秦国,他选择以“刘”为氏,这是因为从士会往前追朔,他的N世祖叫做刘累的缘故。
所以,如果一位姓程的说他和姓荀的是本家,或者姓刘的说他和姓范的是本家,大家不必感到奇怪,因为他们真有可能拥有共同的祖
同姓不同氏很常见,氏同姓不同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如果同时有两个来自春秋中叶的栾氏贵族站在你的面前,一个人自我介绍他是栾盈,另一个说自己是栾灶,你会怎么判断?
既然同为栾氏,两人应该是一家子的吧。
错了。
其实栾盈来自晋国,他是晋国第六代国君晋靖侯的后人,晋靖侯有一个孙子叫做宾,被封在栾邑(今天河北栾城一带),宾的后人就以封邑为氏,称栾氏。
而栾灶来自齐国,他是齐国第二十二代国君齐惠公的后人,齐惠公有一个儿子名叫坚,字子栾,其后人是以他的字为氏,也是栾氏。
晋国的建立者是周武王的幼子唐叔虞,是黄帝的后裔,为姬姓;齐国的建立者是吕尚,是炎帝的后裔,为姜姓。也就是说栾盈和栾灶虽然都是栾氏,但却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不过也有学者考证认为炎黄二帝本出一脉,所以如果现在有两个姓栾的陌生人坐到一起称兄道弟,我们尽可以打趣他们,两位不一定五百年前是一家,应该往上追溯,五千年前是一家。
还有前文提到荀氏本
(本章未完,请翻页)